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白鹭洲> >正文
三斗碗,四匍勺
2021-11-26 09:2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夏署

民以食为天。吃,从古至今,都是生存之至关重要、排第一的因素。因而,在我们遂川、万安、南康一带,都流传着众多的诸如“好恰婆”“撑死鬼”“恰你不赢卵就冇闲”等有关吃的故事或者口头禅。而“三斗碗、四匍勺”则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有关吃及吃相最形象、最直接、最有说服力,也经常挂在嘴边的民间经典“暴力”词汇。

斗,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可见,斗是不小的。旧时,民间的斗碗,泛指较大的土碗,上不得大雅之堂。但在我们吉安,斗,则应有“斗笠”之“斗”的意思,即底小口大,像吉州窑木叶天目盏,也叫斗笠盏。斗碗,大的碗,盛米饭,少说也有半斤以上吧。在我的印象中,遂川人多用斗碗来盛菜装汤,特别是在客家人中,普遍使用斗碗盛菜。因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县城附近办酒席盛行“六个盘”“九个盘”时,客家则是“九斗碗”“十斗碗”,客家人降龙先生说,“九斗碗”使用时间最长,最有名。吃“三斗碗”饭的人,这在过去,或者常见,但还要再吃上“四匍勺”那就不是一般的“大肚能容”了,算得上是饭量上的“食神”级别,放在今天,非成“撑死鬼”不可。

蒲勺,或者匍勺,遂川、万安一带的方言,即取老熟干燥的瓠瓜,锯开一分为二所成的容器。在过去铁器、塑料制品金贵或者没有广泛推广时,匍勺常用作舀水、挖米等工具,倒也环保、经济。能做匍勺的瓠瓜一定要形状好,长得像张果老的葫芦,对称,一头大一头小,长到自然老熟,外壳硬邦邦,晃一晃咔咔响时摘下,再晒几天,从中间锯开后就成了天然匍勺,小头作手持。这个勺,容量一般在半升至二升之间,太大易断裂,太小,用处不大。舀水一般是大的,舀米舀面舀糠等用小的。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家家户户的厨房门后都有一口能盛三四担水的大水缸,遂川、万安、南康一带人叫“Paeng”。水一般是从公众的水井里挑来的,冬天冒热气,夏天凉飕飕。里就随时飘着一把大匍勺,有时也挂在水缸边的墙上。大多数人家会在大水缸上置一块木板,既用来防止蝇虫进入,也用来当临时切些葱花姜蒜等小蔬菜的菜板,因此这块木板就有叫“Paeng盖”,或者叫水板,或者叫案板。夏日,每从田间或从山上回来,必揭开Paeng盖,捞起匍勺,舀起一勺冰凉的井水往肚里灌个痛快。偶尔,也会有个干活路过的邻居,甚至是口渴了的陌生路人,立于门前,讨要一勺水喝。小时候,我家住在路边,记得经常有砍柴回来的乡民或路人前来讨水喝,那时,我的奶奶或者母亲,常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在家小憩,有时还会摆上点花生、瓜子,给予了乡民们无限的温馨。水缸里的水倒进舀出,一满一浅间,映照出浓浓的岁月流年和乡情乡音。

匍勺,在农村还广泛使用在喂猪喂牛时舀潲水。过去养猪没有猪饲料,都是摘的野菜、红薯藤、烂菜叶和米糠,一锅煮后又加入很多的水,一头猪要吃半桶。这又让我想起我的奶奶来,那时,我已经八十一岁了的婆,即使在她即将老去时,仍然每天提着两个大半桶的猪潲,从猪圈栅门外将潲水用匍勺一勺一勺地舀进猪食槽中,也为一家人的生计贡献着力量。

回到主题,“三斗碗、四匍勺”,从上文所说的这个体量来说,确实不少。可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吃,饭量大,还有,饿得慌情境下的“雄心壮志”。在经常难以填饱肚子的年代,一旦有红白喜事等可以敞开吃的时候,谁家的母亲就会悄悄地拍拍老大或者老幺的肩膀,“等下你去恰(吃)酒,‘三斗碗四匍勺’任你塞。”双抢时节,一天的高强度大体力活干下来,饿得你前胸贴后背时,豪言壮语就脱口而出:“来个‘三斗碗四匍勺’都不够我恰啊!”当然,某些场合有人比拼饭量时,也会用这句话怼你,“你恰得几多,‘三斗碗四匍勺’够你撑吧?”……诚然,少年时代,我也多次享受过母亲给我的“等下你去恰酒……”这样的特殊待遇,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回忆起来,满满都是吃饱后的踏实感和幸福感。

“三斗碗、四匍勺”是特定时代的专用词,能吃,想吃,想敞开肚皮吃,恨不能吃它个天荒地老、石破天惊,可机会却少,没得吃的时候多。世易时移,现在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不要说能不能吃“三斗碗四匍勺”,就是听说过的都没几个了,因为当下没有了这个语境,大家都在讲究营养,讲究科学饮食,谁还和你斗吃,抢吃?同时,已经全面奔小康的人们也不再会有这个念头了。

在古代,“斗酒只鸡”形容待客的简单,一斗酒一只鸡,乃家常便饭。这里“一斗酒”不算多,应就是指一杯酒、一樽酒,而不是十升了。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