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自发组建农民剧团 自编自排文艺节目 不断丰富乡村文化 新圩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2021-11-09 08:4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吉安新闻网讯 “节目好看,大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演得也好,让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11月5日,青原区新圩镇璋塘村村民梁先民看完农民剧团的演出后,很是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在青原区新圩镇,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排文艺节目,走村串巷为群众义务演出,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他们就是青原区新圩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的演员们。

让群众做“主角”。以往一提到农村文化,人们都习惯于想到专业文化团体下乡为农民送戏。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群众也喜欢。但一年到头送戏的场次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时间长了就会觉得“不解渴”。近年来,随着农村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极大地唤醒了生活富裕后的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他们不再愿意坐在台下默默地当观众,更想自己站在舞台上,成为舞台的主角,来展现当代农民的精神风采和文化自信。

新圩农民剧团就是这样产生的,剧团成立于2014年6月6日,2018年10月更名为青原区新圩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现有会员34人,成员由退休干部、退休中小学音乐老师以及艺术音乐爱好者组成。他们扎根于农村,从生活中取材,自编自导自演,反映农村现实生活,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的主角,演出更“接地气”,真正实现农民培育自己的剧团。

“送文化”不如“种文化”。传统的送戏下乡尽管也获得群众的喜爱,但对于群众而言参与度不够,“送文化”的方式带给群众的更多是视觉上的享受。新圩农民剧团成立之初,主要是翻排一些传统戏曲和采茶戏。后来,他们尝试贴近现实生活,自编自排戏剧小品,由于许多情节均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演出后获得强烈反响。近年来,新圩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坚持自我创作,所有编排的节目都召开全体会员大会,广泛听取成员意见,根据当前形势、社会现象进行选编,同时通过试演听取群众的意见,让广大群众参与节目编排。通过发挥群众的智慧,协会先后编排了现代采茶戏《追妻》、传统戏《秧麦》等精品戏剧,获得江西省群艺馆颁发三等奖、吉安市文广新旅局颁发二等奖等荣誉。此外,新圩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的演出内容还包括小品、古装戏、舞蹈等,丰富的表演形式,富有创造力的编排能力,让它成为农村文化的“种子”,把文化“种”在乡间。

既当“志愿者”也做“宣传员”。新圩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每年除完成青原区下达的演出任务外,逢重大节日都会在圩镇义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协会积极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成为新圩镇杨慧芝群众工作法“1688”志愿服务队当中的一支,多次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文艺轻骑兵”巡演等活动,协会的舞蹈队除每周三、六在协会排练节目外,平时都在各村舞蹈队进行指导,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在表演节目时,新圩镇民间文化艺术协会始终注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展现基层良好风貌。如现代采茶戏《情系桃花村》《阿贵相亲》等,通过贴近生活的语言、喜剧化的情节,于轻松诙谐中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展现扶贫干部、贫困户良好面貌和脱贫攻坚显著成效。又如现代采茶戏《新圩战疫记》,紧跟疫情防控的形势,既反映了基层干部奋战疫情一线的场景,又对广大群众宣传了疫情防控政策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吴广城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