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曾山在竹篙岭
2021-04-16 14:4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柳家胜

在海拔500多米白云深处的小山垇里,有一个小山村——永丰县上溪乡大坪竹篙岭自然村。这里住着一位老人,名叫陈必振,今年已经89岁了。老人向人们讲述了当年发生在他家的红色故事:

那是1934年冬天,当时陈必振才6岁。一个晚上天还没亮,一位住在他家二楼的男首长和一位女首长交给他母亲的五件物品,分别是铜墨盒、铜印泥盒、铜暖手炉、“模范妇女”银质奖章和玉石手镯,并嘱咐陈必振母亲,说敌人从礼坊方向打过来了,组织上要赶紧转移,这些东西请陈必振母亲帮忙保管。要相信共产党一定会带领穷苦百姓翻身的,到时候他们会回来取。两人说完,急急忙忙将一大箱子文件焚烧之后,翻过屋后的竹篙岭往宁都方向去了。

后来,经过永丰县党史专家考证,这位男首长就是当时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

1934年秋天,那是一个多事之秋,也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1934年10月10日夜间,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进行战略转移,向湘西进发,开始了悲壮而又前途未卜的漫漫征程。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是令世人瞩目的,那么留下来的苏区军民是怎么度过的呢?据史料记载,红军长征前,中共中央决定,为加强留在南方地区的武装力量的组织和领导,并掩护主力红军转移,成立中央政府办事处,坚持游击活动,保卫胜利果实。曾山作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临危受命,接替李富春接任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留守江西苏区,开展游击战争。竹篙岭的故事正是发生在当年曾山留守苏区时期。

曾山作为江西本地人,对当地社会状况、风土人情比较了解,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他没有推辞,毅然留在苏区坚持打游击。一是为了保卫多年奋斗取得的成果,二是为了掩护主力红军转移突出重围。这充分体现了曾山在关键时刻能听党指挥的大局意识,以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受命于危难之际,曾山带领省委、省政府机关人马坚守苏区。由于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坚持了几个月后,曾山果断决策,及时率部从永丰转移。临行前他将能带走的尽量带走,不能带走的妥善处置,该烧的烧掉,该交给群众保管的交给群众保管。曾山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即使是在最危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理想和追求。把文件销毁是为了减少泄密的可能,把带不走的几件贴身物品留下是为了便于行军,但是在他心中始终保持着对革命胜利的强烈信心,即使要转移了也不忘交待群众:“要相信共产党一定会回来,新的中国一定会建立!”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