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贫困户变身“上班族”——永新多措并举铺设就业脱贫路纪实
2020-12-12 14:5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近年来,永新县着力实施“就业扶持一批”战略,开发公益性岗位、对接工业园区、发展产业基地等,多渠道、多举措,为贫困户铺设了一条条就业脱贫路。

目前,全县已有2.1万余贫困群众变身“上班族”,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对接工业园区,让贫困户在厂里上班

企业要招工,贫困户要脱贫。这个难题如何破解?永新第二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通过送岗入户、送企进村、送服务到人,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全县就业扶贫的“主战场”。

各乡镇在充分了解贫困户的就业意愿后,主动与园区企业对接,建立就业扶贫绿色通道,把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通过开通园区公交、企业车辆早晚接送等方式,仅2020年共引导850名贫困劳动力在县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该县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引进、培育、创建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的扶贫车间,鼓励企业把生产车间办到乡村。

“没想到有一天能在家门口上班,现在好了,既能顾家,又能挣钱!”增收与顾家这个矛盾,一直困扰着永新县高溪乡卸坪村贫困户王风妹。今年4月,该乡抓住宏展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扩产的契机,将废弃的墟棚改造成扶贫车间,王风妹的矛盾迎刃而解。

截至目前,永新县已开工扶贫车间36个,吸纳贫困劳动力508人,人均年增收7000元,让他们在家门口端起了增收的“饭碗”。

开发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在村里上班

初冬的清晨,天刚透亮,永新县高市乡滨江村保洁员段冬兰便已启程,前往村里的主干道清扫垃圾。

段冬兰的丈夫因病导致视力模糊,后又不慎摔倒后腰无法直立,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丈夫无法工作,自己又缺乏技能,无法外出就业。对于该村安排的保洁员岗位,段冬兰倍感珍惜。上班后,段冬兰脸上的笑容多了,眼里满是希望:“今年涨工资了,从原来的300元一个月涨到了500元一个月!”

类似段冬兰这样,不愿离乡、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三无”贫困劳动力,永新还有一些。

针对这种情况,永新根据乡村治理的普遍性需求,最大限度设置公共设施管理员、山林巡防员、农村保洁员等一般性公益性岗位;结合各时段重点工作,该县允许各乡村“自由发挥”,针对自身基层治理“短板”,“量身定做”村庄管护员、留守儿童看护员、“八乱”整治巡防员等特殊公益性岗位,实现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双赢”。

目前,全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6300个,5300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

发展产业基地,让贫困户在基地上班

曲白的黄桃、石桥的蚕桑、在中的葡萄、才丰的草莓、高市的火龙果……如今,各项绿色产业在永新“遍地开花”,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小康路上更有“底气”。

寒冬已至,永新县莲洲乡的大棚果蔬基地上,村民们依然忙着采摘红茄,装箱打包。

2019年底,永新新世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莲洲落户,流转了365亩土地搭建大棚基地,种起了茄子、花菜等蔬菜。

“我在家门口务工,收入比种地挣得还多哩!”70岁的欧阳雪姬把家里的5亩地承包给了基地,每年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平时还在基地“上班”,做点除草、授粉、装箱之类的“手工活”,每天有80元的工资。

基地负责人项永正介绍说,茄子的采摘期可以持续到明年的5月,每天仅采摘用工便在50人左右,全部销往浙江。茄子采摘完后,又到了花菜的丰收期,可以“无缝衔接”,当地村民一年四季都能“有事做”。

据了解,该基地建成后,覆盖了钱溪、杨桥、固塘等5个行政村,今年仅用工工资便支出近200万元,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和经济发展。

如今,全县发展果业、蔬菜、蚕桑、油茶等产业60余万亩,覆盖全县2.2万户农民,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

文/龙艳红、周智玮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