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残手“开”出幸福路——泰和螺溪镇三丰村刘小江勤劳致富小记
2020-11-27 08:44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时过小雪,在泰和县螺溪镇三丰村,刚刚结束一段忙碌的农活,村民刘小江一边调试收割机,一边对记者说:“从十月初开始忙碌,一亩田收90元,除去油费等其他费用,整个晚稻收获季,纯利差不多2万元吧!”每天凌晨5点起床,开着收割机“接活”,是这一个月多来生活的写照。对于刘小江来说,稻田里不只有农民的收成,还藏着他的小康梦。

谈起收入,刘小江黑瘦的脸上有一丝腼腆,右边宽大的袖子里面,露出一只与常人不一样的手。看见记者的目光,刘小江笑了笑,坦然地讲述了他的故事。

小时候因为骨折未及时医治,刘小江右手残疾,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后娶妻生子,妻子肖明娇幼时高烧,致智力四级残疾,所幸儿子聪明健康。但一家三口,两个残疾人,日子艰难可想而知。

想起以前的日子,刘小江不由得落了泪。身体残疾,无处打工,妻子劳动能力不强,家里只靠着4亩多田生活。“几乎没有收入,吃都不够吃,最多的时候欠债3万多元。”为了生活,田里总有他劳作的身影。因为手部残疾,插秧时,他只能把禾苗按在小腿上,几乎佝偻着身子劳作。收获时,镰刀绑在残手上,一点点收割。

2013年,他家被列入村里的贫困户,在刘小江的印象里,日子就从那年开始慢慢变好的。为了能早日脱贫,该村第一书记张问相和村干部多次到他家走访,制定脱贫规划。一项项帮扶政策落地,帮扶资金到位,当年,刘小江年收入达到1万元,次年就顺利脱贫。看到自己账面上有了钱,他由衷地高兴,一个深埋心里多年的“农机梦”开始萌动。

原来,刘小江从小就喜欢研究各种机械,一直希望能有自己的农机。2015年,村干部通过与相关部门联系,为他报名参加了收割机培训。很快,刘小江取得了收割机驾驶证。2016年7月通过小额信贷,刘小江购买了一台收割机,增添了他致富的决心。

妻子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可以打点零工,忙些农活,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日子越来越好。家里从耕作4亩田,到现在种植75亩水稻,10余亩油茶。2018年,刘小江又购入了一台大型拖拉机,收获季时,除了收割自己家的田,还到外地承接收割水稻的业务。此外,他也被聘为泰和县残联专职委员,妻子被聘为镇级道路维护员。保守估计,今年纯收入超6万元。

“现在村里人人说他有本事,都羡慕他,他还是我们镇里的脱贫先进嘞!”村民刘祁善告诉记者。然而最难得的是,刘小江还时刻想着村里其他贫困户。为了增加贫困户刘荣山的收入,在承接收割业务时,刘小江都会带上他,一天工资150元。有贫困户请刘小江收割水稻时,他总给出低于市场价20元的“友情价”。刘小江也时常鼓励其他贫困户,但不讲大道理,只现身说法,“我都可以做这么多事,你怎么不可以?”

“身残志坚,用勤劳创造好生活,形成好风尚。”张问相评价刘小江时这样说,有了好风尚的助力,在扶贫干部和村干部的努力下,2019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65人全部脱贫摘帽。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刘小江告诉记者,他打算发展大棚蔬菜。“现在政策好,勤劳能致富,好好挣钱。”采访结束时,刘小江如是说,简单的话蕴含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 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 白灵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