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正文
精准施策,让贫困残疾人同步小康 ——我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20-11-09 16:49 来源: 江西日报

江西日报记者 卞 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残联聚焦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摸清底数、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贫困残疾人由2013年底的34.1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2.43万人,书写了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江西篇章。

靶向精准,筑制度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省残联在准确把握贫困残疾人需求上下功夫,精准施策,重点攻坚。

我省连续12年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通过社保政策实现兜底脱贫;对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通过产业扶持和社会保障扶贫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脱贫。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近年来,我省不断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筑牢残疾人兜底性社会保障基础。从2020年1月起,全省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和70元,实现城乡标准统一,享受“两项补贴”的人数分别达49.2万人和43.5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创新日间照料模式。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照护和托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为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护和日间照料服务的个人、组织或机构,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的补助;对为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寄宿制托养服务的残疾人综合托养服务机构,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的补助。截至2020年10月,全省已有8个设区市出台实施办法或实施方案,49个县(市、区)集中开展了照护和托养工作,共为5007名建档立卡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提供服务。

兜底保障,解生活之困

聚焦农村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全省各级残联采取有效救助措施,大力改善农村残疾人住房、无障碍设施环境,让特殊贫困残疾人吃饭自如、住宿便利、生活无“碍”。

2018年至2019年,全省累计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2698户,对新建房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三类对象具有残疾人身份的,每户在原补助标准上按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增加补助金;对维修加固房屋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户,每户补助不低于5000元。

如今,走进萍乡市湘东区白竺乡上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占云家中,能看到扶手、有声门铃、鸣叫水壶、震动闹钟等一系列无障碍设施。近年来,我省大力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19年,全省累计下达中央彩票公益金和省民生资金1060万元,各地自筹资金约2000万元,为1.07万户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了家庭无障碍改造。

为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各级残联进一步加大残疾人证办理工作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对疑似残疾人进行全面排查,并主动上门办证、定期巡回办证、分片集中办证、增设办证点、增加评定机构,及时为有办证需求且满足办证条件的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2020年,省残联督导市县残联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疑似残疾人办证“清零”行动,1至10月全省共新增办证6.37万人。

产业就业,拓增收之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我省出台《江西省阳光助残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江西省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等,分别就提供合理便利和优先照顾、落实税收优惠和收费减免、提供金融扶持和资金补贴、互联网+创业等方面,提出了26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拓宽了残疾人增收之路。

省残联每年从省本级残保金中列支1000万元,市、县级残联分别从本级残保金中列支不低于15%的资金,用于建设阳光助残创业就业基地,并通过“基地+残疾人”“合作社+残疾人”“公司+残疾人”等形式,促进农村残疾人或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创业就业。2016年以来,全省各级残联累计投入6752万元,扶持1451家次阳光助残创业就业基地,安置9701人次贫困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9875户次贫困残疾家庭实现增收。

残疾人就业面临的困难远大于正常人,各级残联组织在促进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方面进行了探索。泰和颐康托养中心把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纳入康复训练,组织开展电子仪表装配、彩绘、插花等培训,提升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大部分在辅助性就业车间就业的残疾人工资达2000元至3000元。

自2009年起,省残联与省新闻出版局密切合作,每年选聘1.2万名残疾人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既解决了选聘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问题,又开辟了一条农村残疾人就业的新渠道。

特殊举措,满足特殊需求

如何使残疾人有机会、有能力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是关键。

贫困重度失能残疾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为破解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脱贫难题,省残联每年组织全省残疾人托养服务培训班,既有理论和政策宣讲,又有实践经验和业务技能交流。

“我以前经常一个人在家摔得头破血流,吃饭也是有一餐没一餐。这里一日三餐有人管,全程有人看护,家里人也不用记挂。”谈起在丰城市饮水思源老年公寓的生活,重度失能残疾人章大姐脸上露出了笑容。“去年我就想自费把姐姐送到这来,如今赶上好政策,进托养机构有补贴,姐姐暖衣饱食有人照料,解决了我们全家的难题。”章大姐的弟弟章友平说。

同时,我省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门针对残疾学生开展学前儿童教育资助和残疾大学新生资助,对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教育及培训的特殊教育学校予以补贴,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2016年以来,省残联累计投入572.4万元,资助1908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累计投入341.31万元,分别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对2420名残疾中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为305名残疾人提供劳动技能培训。

眼下,全省贫困残疾人在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政策、一次次精准有效的帮扶下,正通过自身努力,与全国人民同奔小康。

责任编辑:黄启封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