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美文美图】难忘木口竹笕水
2020-06-29 16:1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胡春麟

上世纪60年代,赣中山里人家的饮用水算是名副其实的“农夫山泉”自来水,深山农家只需用竹笕对接屋后山泉眼,清凉甘甜的泉水便由竹笕流到厨房、牛栏、卫生间。

你看,那一根接一根的竹笕时而欣然大方地伸展在村道旁,时而悄然隐没在草丛中,最后静静地横卧于山里人的房前屋后。那汩汩山泉水不知在竹笕中默默地流淌了多少年月,不声不响地悠悠滋养了村里多少辈?

对此,除城里人来到山里会感到一股子新鲜和好奇外,山里人是不大注意的,只是在偶然断水之后,才会去巡查接通一下竹笕或清理淤泥,然后理所当然悠闲地享受那股清纯而又甘甜之水。

去年八月,坐上表弟的轿车,只用了两个小时,耄耋之年的我回到了阔别50多年、曾工作过的地处僻远的吉水县白沙镇木口小山村。

站在村头那棵树龄1800年的古樟树下,极目远眺,村里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绿树掩映,碧水环绕,青山绿树,民富心畅。村里一派富裕美丽幸福的小康社会景象,怎不令人感叹新农村变化之快!

木口小山村是有名的革命老区,1930年11月21日,毛泽东曾来到该村,了解村民土地革命和生产生活的情况,并为此写下了著名的《木口村调查》一文。当我走进村子,顿时被眼前的景致所迷住。如今,木口村不仅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土地革命时期革命遗址彭氏宗祠等古建筑,还保留了许多红军标语,成为那段历史的鲜明印记。村前泷江流水汩汩、村后金岭山上参天大树,四季常青,所谓“红绿古”齐备,实属难得。村里古樟成群,风景秀丽,千年古樟树茂密的枝头生机勃勃,奋发向上,古樟树下的儿童天真烂漫,象征着木口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进村后,由于天干物燥,我才注意到50多年前农村信用社工作生活时用过的竹笕水,那不惹人眼的竹笕水不少人家还在饮用。那晚,表弟家有水声入耳,不是细雨无声,不是暴雨狂泻,不是波涛汹涌,不是溪流涓涓,而是厨房后傍山的竹笕水在慢慢悠悠流淌,轻轻柔柔地发出自然平和的汩汩声,偶尔在竹笕衔接处和竹节中有细流滴落撞击竹笕的滴嗒声。这声音婉转清越,悦耳动听。伴着水声,有一种流动的波纹状的动力,直荡着我的内心。在这静夜娓娓叙淡的声音中我渐渐平静安稳下来,不久就进入了甜甜的、久别的山村梦乡。

时光荏苒,如今的木口村早已旧貌换新颜,飞檐翘角的民居,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面,满目皆绿的青山绿水,木口村新农村建设使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当地政府和农商银行支持下,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大家在干旱季节还会饮用清澈透明、甘甜可口的竹笕水。今天木口村民的竹笕水也发生了变化,已经有人用塑料管、钢管代替了竹笕,但是听不见了那细细悦耳流水的撞击声了,人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水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没有竹笕水那么清纯、甘甜了。再加上长年累月风吹日晒,塑料管易老化、钢管易生锈,要更换不划算,不少山里人还是乐意到自家山上砍几根毛竹削笕接水更实惠、更环保。

回城后,我常想赣中山里人也和那清澈透明、甘甜可口、永不干涸的竹笕水一样,始终保持着淳朴、善良、坚毅、勤劳的优良乡风传统。那四面树木葱茏的青山绿水犹如巨大的屏障,呵护着木口村竹笕水,呵护着这片山中美地。木口村的变化出乎我的意外,那个令青年的我紧张不已的小山村,如今让我充满依恋,充满自豪。我心中不由地升起一阵暖意融融的情愫,衷心祝福木口村。

责任编辑:京敏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