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美文美图】奁田村里的省赤卫队标语和土炮
2020-06-29 16:1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钱其昭

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奁田村是一个尚武的村庄。该村曾一次性地为红军队伍输送了一整营的兵力。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就与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赖经邦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30年陂头“二·七”会议一结束,曾山就立刻到东固横坑村创建革命示范乡——花岩乡开展革命工作。

在当地进行革命活动时,他了解到,奁田村与横坑村毗邻,人口却比横坑多,分为上、下片,共有300多户,且这个村庄的人都崇尚武艺,男子个个都练武。爱好武艺的曾山知道,要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地方武装——赤卫队,这些男子就是最好的人选,遂决定将奁田村纳入花岩乡的工作范围。之后,曾山在横坑村驻扎期间,几乎天天都要到奁田村去做农民们的思想工作。

一般来说,练武之人大都血气方刚、桀骜不驯,要想说服他们投身革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曾山自有他的一套办法。几天工作下来,他得知该村李杰贤的父亲武艺最好,深受村人拥戴,便天天到他家去软磨硬泡。在交流和切磋的空隙,曾山向他阐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讲述革命道理,就这样,这位老人与曾山结下了忘年交,不但号召大家起来革命,而且让儿子带头参加了赤卫队。后来,他的儿子李杰贤成为了富田区检察部长。

忠正堂,面积不大,比一间民宅大不了多少,却是一间兵器制造所。那时,枪支极为稀少,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曾山千方百计取得群众的同意,每个赤卫队员自己出资打造一把大刀、一支长矛、一把铁叉和一枚绣花针。就在这个祠堂里,铁匠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为赤卫队员们打造兵器;就在这个祠堂里,曾山和赤卫队员们讨论和解决了许多军事问题。遗憾的是,这座富有革命意义的祠堂,被国民党军和地主反动势力所仇恨,第二次反“围剿”时,被国民党匪军拆掉修了炮楼。

忠武第,面积是忠正堂的三倍多,两祠毗邻,是赤卫队员们的练武场所。内墙上方,用石灰水书写的红军标语“白军的枪要向你们的官长瞄准!”虽遭白军涂抹,但仍很清晰,落衔是“江西省赤卫队”“卫队……”等字。楼上的卷棚上,珍藏着赤卫队使用的土炮形似鸟铳,硬木托底,长210厘米,重33斤,炮身锈迹斑斑,仍不失其威风,似乎在告诉我们,它曾威风凛凛地架在战壕上,给予进犯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反动派狠狠打击。

奁田村赤卫队的成功创建,为花岩乡提供了典范,各村纷纷仿效,一时间,革命行动风起云涌,富田地区的土地革命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改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曾山仍任主席,中央苏区的赤卫队也随之改称为“江西省赤卫队”,为九打吉安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一次反“围剿”后,红军兵力损失严重。为了对付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围剿”,红军总部提出了“猛烈扩大铁的红军一百万”的口号,中央苏区的扩红运动迅速展开。奁田村人的革命热情不落人后,300多名赤卫队率先改编为红军,为红军队伍输送了一整营的兵力。奁田村的群众不仅父送子、妻送郎参军的场面感人,而且宁愿自己瓜菜代粮,勒紧裤带过日子,也要踊跃交售军粮。花岩乡之所以能够有成营、成团的青年加入红军的队伍,被中央苏区和红军总部评为“支前扩红模范乡”和“购买国家债券模范乡”,这与奁田村人民起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300多名赤卫队员转为红军,这几乎是奁田村青壮年的全部,剩下来的都是些老弱妇孺。红军走了,国民党来了,国民党兵拆了两座祠堂,烧了十几间民房,枪杀了李杰贤的父亲及一些参红积极分子家属,村庄上空笼罩着愁云惨雾。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红军内部肃反扩大化殃及平民百姓,又酿造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之后奁田村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共死了60多人,而且无人敢去掩埋了。残存的村民再也不敢在村里居住,亲戚朋友也不敢收留,他们只得上山过起了野人生活,这场瘟疫吓得整个富田区人心惶惶。

苦尽甘来,当年的赤卫队员们跟随毛泽东打天下,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的奁田村早已旧貌换新颜,辽阔的田野上阡陌纵横、瓜果飘香,好一派新农村的醉人风光。

责任编辑:京敏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