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我的母校——上圯学校
2020-05-08 10:0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雷开仁

我的母校上圯学校是泰和县一所偏远的山区学校,我的初中时代和高一学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虽然离开母校已经42个年头了,但是岁月的流逝不但没有冲淡我对母校的记忆,反而在我脑海里越发清晰。她的历史,她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上圯学校距泰和县城约四十公里,它坐落在苏区反“围剿”上圯马脑山战斗遗址的大山脚下,面朝上圯、老营盘、水槎三乡镇交界的芫头“天子印”主峰。它的前面有一条河流——赣江支流云亭河,左面是大(二)型水库——老营盘水库。上圯学校的前身是苏区学堂。苏区时期,上圯是个重要枢纽。当时上圯设立了圩棚,建了红军小医院、红军小商店等。学校祠堂是苏区红色政权的重要根据地,老营盘战斗、苏区政权,其政治中心就是在学校祠堂。祠堂创办了苏区学堂。但一直办办停停,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正式创办了老营盘中学。

1975年9月,我从沔坑村小学来到老营盘中学读初中。当时学校内有三座大祠堂,每座祠堂内有两棵大柚子树。祠堂前面有一对大狮子、两颗大柳树、一口大水塘。祠堂的墙壁还留有“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等标语口号。老教职工经常给我们讲与祠堂有关的红色故事。

1969年,是一个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迭起的火红年代。泰和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兴建老营盘水库工程。水库建设临时指挥部就设在了学校的两个祠堂里,学校附近的上圯村和西岗村驻扎着来自全县各地人民公社的民工两三万人。学校祠堂也驻扎了不少民工,大批管理和建设者的子弟来到学校读书,学校因此显得十分热闹。水库指挥部经常到学校祠堂前公演电影,水库指挥部广场也经常放电影,我们学校师生和当地群众可以免费观看。在那文化资源匮乏的年代,丰富了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1983年,老营盘水库建设竣工蓄水运行。当时,正逢全国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改乡建制。由于水库阻隔,导致库区群众出行不便,县委、县政府按库内、库外将老营盘公社分为老营盘乡和上圯乡,老营盘中学因此改名为上圯中学。

1977年改革开放前夕,学校有个100多亩的校办“五·七”农场。教学之余,学校经常组织师生参加课外劳动,参加全乡冬修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每年组织学生捡木梓、到库区内砍柴,开展勤工俭学;组织学生参观老营盘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兴国毛主席长冈乡调查等红色教育基地。当时学校的文艺宣传队非常活跃,经常与老营盘水库举行文艺汇演,到各村、各农田水利建设会战现场演出,受到县乡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1977年,学校文艺宣传队代表泰和县参加全省农村学校文艺汇演,荣获三等奖,在全县产生很大影响。

进入新世纪,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学生不断涌向县城,教学布点设置改革,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上圯中学和小学合并成九年一贯制学校。2003年起,母校更名为上圯学校。母校师生发扬老一辈光荣传统,艰苦奋斗,勤奋教学,书写新时代山区教育崭新篇章。

母校办校以来,为国家和家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建设者和有用人才。

1985年,正是全国大办乡镇企业的火红年代,上圯乡利用学校前面的树林山丘,办起了木器厂、竹器厂、丝毯厂、电镀材料厂、食品厂,一群群母校毕业生当上了厂长、经理和技术骨干,把企业搞得红红火火,名扬全县。在当时师资紧缺的年代,有很多母校学生高中毕业后成为民办教师,后来全部转为正式在编老师,他们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改革开放后,很多母校学生走南闯北,或经商或办企业,成为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在农村,很多母校学生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主任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董事长,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此外,还有部分母校学生走上县乡领导岗位或成为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为全县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