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梅林渡
2020-04-03 09:2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梅林堤  

欧阳跃亲文/图

梅林渡,一个芳香的名字。站在遗存的青砖垒砌的码头上,我的眼里铺展的是一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动人景象。

梅林渡,一个有故事的名字。“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我似乎看见一位漂泊江湖的老人孑孓而行。

梅林渡,建于宋代,位于吉州区城区城北白塘文山寺村旁,原为郡县官员出迎恩门(今东门口)至河东迎接圣旨的渡口,也是古代南北驿道必经之渡口,因梅树繁盛而得名。

岁月更替,物是人非。如今的河西遗址已荡然无存,只有对面河东的渡口依然孤独地坚守岁月静好。

如果可以穿越,我想,宋代的梅林渡该是怎样的一番繁忙景象。“颠颠簸簸摇篮中,蓝天大海作房屋。”村里的秦文源老人至今还记得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渡口旁的秦家人临水而居,从呱呱落地他们就在苍茫赣水的摇篮里长大;临水而渔,天作帐来船为屋,当年秦氏子孙的胸怀该是何等的宽广和博大。

有渡必有街市,如同上溯十余里的凌波渡、张家渡一般,它们畅通着与郡县的呼吸和脉跳,也繁衍着自己的一片下天地。

为防范水患,渡口沿线筑起了雄伟宽阔的梅林堤。沿着残存的路基,我一路探寻,堤坝依然在,方方正正的宋砖虽经风雨、洪水侵蚀,却仍然菱角分明,敦实厚重。路宽约两米,有些地方还裸露着鹅卵石,官轿的马蹄声犹然清晰地在我脑海里想起。而堤内接踵而列的商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几经沉浮,骑马楼已不见踪影。能让人回忆起当年繁华的只有一座风雨飘摇的清代老院子。院门额楣上的“玉树流芳”四字清晰依旧,努力挣扎着不肯褪去艳丽,似乎在顽强地宣示路人,这里是---梅林。

历史告诉我们,该去的总会过去。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成为了义渡渡口,1964年后,渡运集中在新大码头,此处仅靠个人渡运,1970年5月1日,井冈山大桥建成通行,梅林渡从此告别渡运舞梅林堤台。我的记忆在这时才清晰起来,因为老家就在秦家的下游不远,小时候去工农兵电影院看电影,就是用一双小脚屁颠屁颠在井冈山大桥头走过去的。

有人说,因为梅林渡是官渡,所以凡有人讲述吉安城的码头渡口,总是第一个想起它。但我认为,名人效应更使其“鹤立鸡群”。清乾隆三十八年出任吉安知府的卢崧就为梅林渡作诗《梅林渡阻风·乾隆乙末孟冬十月》。

“走完天下路,难过梅林渡。”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徐霞客一生行走在江湖。明崇桢九年(1636)他又拾起包裹,开始了他第四次江西游,此时的明朝已是风雨欲来,穷途末路。

社会动荡,盗贼横行。梅林渡在《徐霞客游记》里并不光彩,是徐霞客历险生涯中“三次遇盗”地之一。

“初二日黎明甫刚刚挂帆,忽有顺水舟叱咤而至,掀篷逼舟,痛殴舟人而缚之,盖此间棍徒托言解官银,而以拿舟吓诈舟人也。势如狼虎,舟中三十人,视舟子如搏羊,竟欲以余囊过其舟,以余舟下省。然彼所移入舟者,俱铺盖铃串之物,而竟不见银扛,即果解银,亦无中道之理。余谕其此间去吉郡甚近,何不同至郡,以舟畀汝。其人闻言,咆哮愈甚,竟欲顺流挟舟去。余乘其近涯,一跃登岸,亟觅地方王姓者,梅林保长也。呼而追之,始得放舟。余行李初已被移,见余登陆,乃仍畀还即归还;而舟子所有,悉为抄洗,一舟荡然矣。”

古道依然,沉寂下来的梅林渡唯见对面的文星塔灼灼闪亮,任脚下的碧水不时拍打出“踏歌声”。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