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生态文明周刊> >正文
用制度守护绿水青山——吉安市保护山水林田湖草工作掠影
2019-12-11 09:5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7

12月10日,安福北华山林场东风分场万亩杉树林。    张祖华、夏纲   摄

8

12月10日,安福北华山林场东风分场万亩杉树林。    张祖华、夏纲   摄

□本报记者周靖康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自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紧紧围绕确定的改革试验区任务倒排时间表和路线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胆闯、大胆试,推出了一批具有探索意义的改革举措,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吉安模式,构建起“三线合围”机制,以制度力量保护吉安的绿水青山。

强化制度建设

综合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我市站在法治的高度,着眼稳健永续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治体系。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全域水质保护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等3部地方性条例,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立法前期调研加快开展,吉安市绿化管理条例草案初稿已基本完成。

逐步建立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优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5050.4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9.98%。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应用,将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正式启动赣江中游库区“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强化赣江生态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河长制制度体系,全市2.2万余个河(湖、库)全部挂“长”。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度,推动做好“治绿、增绿、护绿、用绿”文章。建立了赣江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体系,实现了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

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监管机制。出台了全省首个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切实强化“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环境网格化管理体制,建立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全省首个生态旅游法庭在井冈山市率先成立。市公、检、法等10个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了吉安市环境保护执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以“零容忍”态势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活动。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党风廉政建设检查考核内容。制定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暂行办法,将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重点领域纳入审计范围。强化市直单位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指标绩效考核,加大县(市、区)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考核权重,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生态环保履职意识。

强化环境治理

生态空间功能逐步恢复

全力抓好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治。我市出台了吉安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总体方案,明确了“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任务推进清单。全方位推进水质治理,全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个,处理规模达到20.62万吨/日,5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95%。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完成中心城区4个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监督暗访。

加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在市中心城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1%。推动土壤精准化治理,完成了326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全市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和污染地块名录,确定的3个污染地块正在加快修复治理。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关停或拆迁畜禽规模养殖场1042座,1159座规模以上养殖场已配备粪污处理设施,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场68座、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8个,全市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57%。组织开展了赣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等30个专项整治行动,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开展了“城市双修”工作,一期38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105国道、高速公路等沿线一批山体的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明显。加快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推动鹿鸣湖公园、后河防灾避险公园改造等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项目11个,海绵城市面积3.48平方公里。全力打响市中心城区畅通“微循环”三年攻坚行动,疏通道路“微动脉”“断头路”共84条47.26公里。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印发了绿色矿山建设计划,启动绿色矿山建设15家,2家绿色矿山被省推荐上报。加快森林“四化”建设,全市完成造林面积20.14万亩,国储林项目造林面积12.5万亩,超过目标任务3.5个百分点。全面推开赣江最美岸线建设,编制了吉安市赣江沿线两岸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建成赣江最美森林岸线3230亩。

强化生态空间综合整治。加大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整改力度,全市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内53处违法违规问题,已整改到位35处,正在整改18处。全面加强河道砂石“采、运、销”全过程管理,推行政府“四个统一,两个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赣江沿线县(区)国有砂石公司均已成立。全面推进农村小水电清理整改,12个县(市、区)综合评估报告均已批复,全市571座电站分类整改552座,退出18座,保留1座。强化水域空间整治,制定水库水质保护政策和措施,全市实行“人放天养”水库673座,占总数的53.9%。加快推进农用地综合整治,全市验收新增耕地1.58万亩、验收旱改水新增水田4073亩。

大力实施重点示范平台建设。井冈山获评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永丰县成为全国50个正式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之一,新干县工业园区进入国家27个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名单公示范围。推动井冈山市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吉安(千烟洲)成为全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试验区建设三个试点之一,推荐吉州区钓源古村和新干县湄湘河湿地公园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推动中科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成果转化,市政府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共同协商筛选的3个重大研究课题全面启动。

强化政策支撑

生态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市制定实施了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工作方案,推动7大流域县(市)签订了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筹集补偿资金1400万元,形成了流域上下游联动协同治理、全流域共抓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格局。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财政今年累计调度安排拨付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资金30.47亿元,解决了一批城市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安排造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资金达1.02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绿色金融扶持。市政府与省投资集团就生态环保投资运营基本达成战略合作,江西省华赣环境集团吉安有限公司筹备工作正加快推进。全市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04亿元,吉安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贷款12.98亿元已达成协议,并已投放5.4亿元。

强化试点建设

样板打造持续有序推进

强化推进组织保障。我市将泰和县千烟洲作为打造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示范样板试点重要抓手,印发了《江西吉安(千烟洲)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泰和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指挥长的领导机构,制定了试验区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近、中、远”目标任务。

加强资源资金整合投入。以千烟洲站为核心区,加快推进站区提升工程及省级生态文明科普基地建设,投入资金700万元完成了站区道路工程、进站桥梁改造、水库除险加固、160亩四季果园示范点土地平整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建设,已启动28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和2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200万元。推进国家农村三产融合(乌鸡产业延伸)示范县建设,在试验区开展林下乌鸡、构树种养加乌鸡试点示范,已建成构树种植基地200亩。

加快推动重点平台建设。积极对接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建立健全院地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千烟洲站区科普研学基地总体规划编制。积极策应全省生态云数据中心建设,完成了泰和县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智慧化管理决策系统方案编制。市、县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开展调查研究,完善了项目前期工作,启动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确定了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概算、资金筹措方案。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