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践行“四力”我们在路上 庆祝第20个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2019-11-11 08:5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常积“脚力”,苦练“眼力”,多动“脑力”,勤磨“笔力”。新闻工作者真实记录社会百态,给予他人真切关怀,对问题不断真诚求解。11月8日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把镜头对准优秀记者、编辑,听听他们的诉说,了解新闻背后的采编故事,向大家呈现新闻工作者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1

2018年6月,持续大雨天气造成万安县罗塘乡金滩村瓜农的西瓜滞销严重。获悉此事后,记者前往受灾地采访,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消息。借助新媒体互动优势,成功帮助瓜农实现线上认购销售西瓜,并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内,通过平台帮助瓜农销售出西瓜2万多斤。同年7月,当地村民为报社送来锦旗“抗洪救灾、热心公益”。记者 芦文娟 供图 

握笔记录人间美好

◆ 本报记者 龙玉然

2

这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这也是我的第15个记者节。

岁月的边上,我仍然可以照见当年跨进井冈山报社大门的青涩。迅电流光,15年仅在俯仰之间,即为陈迹,一颗为新闻理想而上下求索的心,却从未改变。

不曾忘怀,我第一张自行设计名片背面,印着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是2004年初冬,我站在市里一个中专学校的讲台上回复学生们,我的座右铭是什么,如此掷地有声;2005年的一个初秋,为追寻一个煤矿坍塌事件的真相,我与一名同事坐着客车赶往现场,结果因为迷路,在安福北华山的莽莽丛林中穿梭近3个小时,心急如焚;2006年至2016年的每一个夜晚,我和编辑们守在电脑前,长年累月绷紧一根弦,等稿审稿改稿做版看版签版,逐字逐句不放过任何一个差错,定标题时的心有灵犀,文、图、栏、线、框,字体、字号与色块的反复打磨与如何留白,深尝板凳要坐十年冷、为他人作嫁衣裳之滋味……

15年中,芸芸众生都在眼底心上笔端。我为永丰一个年仅14岁的辍学女孩,其虽室如悬磐但矢志务工,撑起一个残破的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奔走呼号为其谋求出路,最后她入选首届感动吉安人物和省道德模范及中国好人榜;我为奥运圣火井冈山传递,心潮澎湃通宵达旦参与宣传报道,在苍翠欲滴的山林间,见证了红色摇篮对绿色奥运的最好诠释;我为万安县古城墙旁的棚户区改造后,昔日蚊蝇乱舞垃圾成堆恶臭四溢的居住地如今化腐朽为传奇,生活在具有地标意义的花园小区里的老百姓,由心而生的笑脸而感到欣慰,至今耳畔仍然回响他们发自肺腑的声音:感谢党和政府!中国共产党万岁!

……

我经历过这世上的假恶丑,也常感动于这人间的真善美。

我多想说,如果可以,愿我的笔只记录人间美好。

不忘来时路  走好未来路

◆ 本报记者 刘丽萍

3

2016年,记者深入永丰县采访毛边纸非遗传承人。记者 刘丽萍 供图 

11月8日,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作为一个奋斗在新闻一线7年的记者,这更应该是一个自我解剖、自我扫描的时刻。

回首来时路,接到的一个个新闻采访任务,走过的一个个新闻现场,写出的一条条新闻稿件,都是过去的注脚,也是新闻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生动实践。

过去是一种难以忘怀的经历,赋予了职业生涯意义。2019年10月,我在永丰县鹿冈乡青山村小学采访看到,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胡香生一人一校坚守30余年。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上课,两名学生听课,胡香生上课时总是准备两本教科书,两块黑板,切换两种教学模式。课堂外,这位教师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父亲,呵护着两位茁壮成长的学生。这样的生活,胡香生过了30余年,将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过去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映射,浸染着执着的职业坚守。2019年3月,我在万安县韶口乡石坵村采访古稀贫困户蔡红莲。蔡红莲,71岁,家庭接二连三遭受重创,却依然乐观向上,脸上难见消极的情绪,她用一种自嘲的方式“炫富”,调剂生活的苦闷,给苦难以有力的回击。“我今年没种田,可家中存有17包稻谷。我是不是一个富婆呀?”蔡红莲打开一扇房间门,一包包捆绑结实的稻谷,整齐地垒在房间靠墙的位置。她得意的神情,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在展示精心酿制的蜂蜜。

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一个个新闻人物,一次次深入采访,记者就犹如上了一堂堂人生课,感受人生百态,也激励自己前行的路。胡香生传递的是于平凡之中执着坚守的力量,蔡红莲表现的是困境之中乐观向上的执着。那些坚守的力量,那些乐观向上的执着,流淌在读者的眼里,也扎根在我心里。也许,做好一个新闻记者就是在平凡中工作中,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坚守初心,用脚步和笔触抵达真实和人心。我们在记录着时代,可能时代也在记录着我们,那些采访路上的脚步,写稿途中的纠结都将嵌入到了我们的职业故事中,深刻而不自知。

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路。于我而言,未来是向心而行的归途,走向的是清晰的职业认知。在我们这支新闻队伍中,有人坚守二十余载,也有人正一头扎入。但我相信着,每个人前行的背后都亮着一盏灯,一盏促人前行的灯,一个故事,一些经历,需要去发现、去记录,而那些都将汇聚成这个时代的各种侧面和注脚。

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 本报记者 贺晓梅

4

2018年6月,记者在峡江采访当地“农民一姐”石玉莲。记者 贺晓梅 供图 

很小的时候,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后来却毫无预兆地成了一名新闻记者。

“无冕之王”的光环很耀眼,但照进现实里,童话却变得比“普通话”还普通。也常懊恼,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做老师。只是,当情绪平复,再回望这一路走过的足迹,内心又忍不住泛起骄傲。记者,永远在路上。这条路,是一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实践之路,也是一条感动他人与被人感动之路。

感动于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我死后,用这15万元帮我交最后一次党费。”弥留之际,安福县88岁老党员刘友生再三叮嘱儿子刘光清,一定要帮他完成最后的心愿。3月28日上午,刘光清遵从父亲遗愿,将老人省吃俭用“抠”出来的15万元转交给了党组织,完成了父亲“一生跟党走”的心愿。为了挖掘这一感人事迹,我和同事胡蒋霞在安福呆了2天。2天时间里,我们走访了老人的家人、同事、朋友以及他曾帮扶过的群众,去了他生前住过的房子、工作过的单位。大量的前期采访,为后续的写稿打下了基础。归纳、总结、提炼,几经打磨,最终我们用一则消息稿加一则长篇通讯的形式,将老党员刘友生的感人事迹呈现于报端,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初心”的力量。井冈山市柏露乡长富桥村的七旬老党员吴余庆,为了让当地村民喝上放心水,带着同伴跪地开挖隧道引来一汪清水,将新时代的“愚公”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家中虽贫困,永新县三湾乡九陇村75岁老党员肖家顺仍然决定,在自己有生之年,每年交300元特殊党费以报党恩……这每一个鲜活的事例,都是我行走在路上挖出的“活鱼”。而每一次脚沾泥土的行走,都带给我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他们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一篇稿件的成功见报,更多的是关于梦想的思考。有梦想的人生,终究值得期待。而坚持,永远是实现梦想路上最美的风景。

我为我的职业自豪

◆ 本报记者 罗昊

5

今年5月,记者采访新干县溧江镇庄里村贫困户李梅花。记者 罗昊 供图 

虽然从未想当记者,而我成了记者。

你或许觉得这工作无非拍照、录像、写稿、排版、剪辑……仅仅如此?

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品味总书记的话,反观我的工作,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从业第一年,学习写稿基础、接触单反使用;从业第二年,掌握修图技巧、自学纸媒排版……到现在,熟练非编剪辑、视频拍摄、航拍飞行、网络直播以及新兴的AR、VR技术。掌握的技能越多,越对“我们永远在路上”有新的理解。在路上,不止在跑新闻的路上,更在新闻报道中与时俱进的路上。

记得2018年9月28日,吉安赣江大桥进行爆破拆除,当天我决定航拍视频。爆破倒计时警报响起时,飞机在赣江上悬停丢失图传,没了画面。我以航线起点位置判断大致方位、利用GPS信号定位盲拍、盲飞完成视频录制并成功返航。那是我操作无人机最危险的一次。若操作不当,影响报道事小,要是影响正常爆破,可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那一次,挺过来了。

记得2019年7月20日,《井冈山报》创刊70周年的日子,当天特刊30多个版,我们计划用VR制作方便传阅的数字特刊。那个时候我才接触VR半年,我们整个团队通力合作,由我操作设计过程。工作量巨大,VR功能对细节的把控性必须严格仔细,出一丝差错,可能就要作废。但是经过我们5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在下午做出了VR版报纸,那一次,顺利过关。

10年了,回望10年,我要感谢的是这个职业,不仅给了我机会,让我能拍遍吉安各地大美河山,写遍井冈红土人情冷暖,更让我不断成长,不断摸索为人处世的道理。

11月8日是我第10个记者节,没有节日的休息,我依旧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码稿。10年匆匆,我已无所谓休息,因为这个职业令我无比自豪。

让报纸耐读一些

◆ 本报记者 林益民

今年年初,干了6年记者工作的我转岗至编辑中心成为一名编辑。在编辑中心这个大家庭里,严谨细致的作风,给我这名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了同事们为了让这张报纸更耐读而做的艰辛努力,这也让我深受影响,激励着我朝着让报纸更耐读而努力。

在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时,报纸的生命力在哪?人们还需要读报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为编辑,我认为要读报,读好报,编辑的职责便是让这张报纸更耐读一些。众所周知,“内容为王”仍然是媒体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则,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更能生产出权威、规范而有质量的内容。对于编辑而言,编辑出“读者想看而又看了能鼓舞人心”的稿件以及合理美观的报纸版式是对“内容为王”的最好注解,也是报纸耐读的基础。

在编辑中心,编辑们经常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阅读。一个标题是否能吸引人,一句话写出来,能否做到通俗易懂,这都是需要仔细掂量的问题。编辑和校对人员为了一个标题而绞尽脑汁,为了一个新闻事实而反复向记者和通讯员确认,为了一个正确简洁的表述而多番改动,甚至重新编写过稿件,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同事们对文字的较真和严谨,让我受益匪浅,并明白了自我写稿时的不足。

报纸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版面语言”。读者通过看报纸的编排、标题的大小、稿件的分布,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稿件的重要性,什么是最值得注意的信息,这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是不存在的。为了让版面好看耐看,《井冈山报》在今年做了改版,一张美观、大气、易读的报纸呈现在世人面前,我的同事们加班加点很好完成了这次改版,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以稿件位置、标题大小、图片装饰等手段更好地为读者做出一张耐看的报纸。

当了编辑的我仍然会下基层采访,一是约稿,二是练笔,三是更了解基层的实际,回来后则写成稿件在报纸上刊发,这也许是当记者的一种习惯或优势吧,这也算是为“内容为王”做点事,以后也想一以贯之下去。作为编辑中心的普通一员,怀着对报纸生命力的自信,我将和同事们一道为让这张报纸更耐读而贡献力量。

红色传承永远在路上

◆ 本报记者 李夏署

吉安是片红色的热土。

吉安大地每一处都有红色故事,都有红色经典,都有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壮举。挖掘、宣传这些故事和人物,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在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前列”目标。作为一名红土地上的党报记者,红色传承更应始终在路上。

2017年7月,我在获悉井冈山红军烈士后代陈平梅一家准备自发重走红军转战赣南路的情况下,立即靠前协助,制作了两面写有“沿着先辈足迹 探寻红色记忆 讲述鲜活故事——红军烈士后代重走红军路”字样的红旗;确定以步行+自驾的方式,从井冈山出发,经黄坳、草林到毛主席当年创建的第一个工农兵政府所在地遂川,再至大余、乌径、圳下、大柏地、广昌,经东固、吉安回到井冈山的路线。为此,我还以记者身份特别策划了一场出征仪式,邀请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大学及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媒体记者,共同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广场前为红军烈士后代出征壮行,后来在多家媒体刊发了《缅怀先辈业绩 传承红色精神——红军烈士谢桂标后代自发重走红军路》的消息通稿。之后,还获得了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纪念‘三个90周年’我帮红色家乡上头条”有奖随手拍活动的一等奖。

在红色传承的人物宣传方面,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井冈山精神宣传第一人”已故毛秉华老人,和他的关门弟子——“井冈山上小红军”余梓洋。2017年以来,因为余梓洋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毛秉华老人的高度重视。经过几次试听,同台宣讲,他破格收余梓洋为徒弟,那一年,毛秉华老人88岁,余梓洋8岁。之后,在毛秉华老人的亲自指导下,“小红军宣讲团”成立,余梓洋为第一任团长。在成立一段时间后,我怀着沉痛而无限愧疚的心情,含泪写下了《井冈山精神“小红军宣讲团”成立》一稿,配发了毛秉华老人的一封信和宣讲现场照片。2018年9月4日,在编发这篇稿件时,我还专门配发了编者按:这是一次迟到的采访,一次未竟的采访,一次补充采访。因为,计划中这次采访的第一对象———毛秉华老人已经长眠在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上。他生前了却的最后一个心愿就是成立井冈山精神“小红军宣讲团”,以实现井冈山精神宣讲力量的老、中、青、少全梯队、全覆盖。在“小红军宣讲团”成立之初,我曾多次尝试采访毛秉华老人,但因其工作忙和身体原因未能成行,谁知这却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吉安的红色文化是如此丰富,红色传承的力量如此磅礴,以至于让我作为《井冈山报》“红色传承”专栏的记者、编辑,一直处于感恩、激奋之中,并进而投入更多的精力、情感去采写、编辑、传播,停不下脚步。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