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社会> >正文
记逆袭成功的新干90后小伙刘志朋
2019-11-04 08:30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原标题:脱贫路上勤劳人 自力更生摘“穷帽”——记逆袭成功的新干90后小伙刘志朋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勇敢面对家庭困境,在艰辛中自强、在逆境中奋斗,不畏困苦、自力更生,用勤劳战胜苦难、以自强战胜“穷魔”,最终脱贫致富,演绎着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人生故事。来自新干县溧江镇的刘志朋,就是这样一位励志小伙。

C20191104003-wa2b

刘志朋下预防鸡瘟的药

家庭遭变  勇当顶梁柱

近日,记者来到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堆背山上,见到一个年轻小伙子在搬运饲料、打扫鸡棚,忙得不亦乐乎,疲惫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他,就是刘志朋。

今年28岁的刘志朋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有爸妈,下有弟弟,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1年,其32岁的父亲刘武如因病突然去世。当时刘志朋才10岁,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弟弟刘志强还不到9岁。母亲徐五女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不知道今后怎么办。为了生活,徐五女被迫背起行囊南下打工。刘志朋和弟弟刘志强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那时的刘志朋非常懂事,在家里既要帮爷爷奶奶割稻子、做饭、放牛,又要帮弟弟辅导功课。”溧江中心小学老师刘艳说。在刘志朋即将初中毕业的2005年,疼爱他的奶奶去世了,家里只留下刘志朋兄弟俩和爷爷。那年,刘志朋考上了樟树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中专部畜牧兽医专业学习。他一边学习,一边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经过努力,他于2012年拿到南昌农业大学自考大专文凭。正当他满心欢喜时,老天又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2017年11月,徐五女被检查出肠癌晚期,不久就匆匆离开人世。面对亲人的先后离去,刘志朋化悲痛为力量,细心照顾爷爷和弟弟的生活起居,主动挑起家庭的重担。

C20191104002-wa2b

刘志朋给鸡下谷料

为尽孝心  回家乡创业

2018年1月, 72岁的爷爷刘保根突然中风,卧病在床,无人照顾。刘志朋闻讯后,立即辞掉在樟树花庆牧业的工作,回家照顾爷爷。为了更好地照顾爷爷,刘志朋只能在家附近打些零工补贴家用,维持基本生活。每天他早早地把饭做好,安顿好爷爷,他就骑着摩托车赶到打工的地方开始一天的工作。为了多挣点钱,有时他一天要打好几份工。他坚信,只要勤劳,一定能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刘志朋深知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思索在家附近发展一份稳定事业,既能致富,又能照顾好爷爷。“打工也不是件事,还是发展产业有保障。”刘志朋这样描绘人生蓝图。直到参加了该县就业局和溧江镇劳保所组织开展的贫困人口创业意识培训班,刘志朋才打开了脱贫致富的思路。他结合自己学的畜牧兽医专业和实际情况,觉得养鸡最合适,但是缺乏资金是个问题。“政府出台了支持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解决资金这个难题。”帮扶干部的一番话,为刘志朋发展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帮扶干部来到我们家中,耐心细致地询问家庭基本情况、讲解帮扶政策,帮我申请到产业帮扶资金。”就算资金有保障,可在哪儿养殖也是个难题。于是,他找到帮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他们一起商量,经过多方考察、反复考量,最终决定在堆背山上养鸡。

2018年4月,刘志朋投入11万多元,在堆背山建起5座鸡棚、2座饲料棚,还购买了料桶、水桶等120余个,铺设了水管300余米。就这样,刘志朋的养鸡事业开始了。

学习技术  发展养殖业

“我现在养了1.1万只鸡,有的都快能出笼啦,真是要感谢如今的好政策啊!”刘志朋高兴地告诉记者。

勤劳改变生活,劳动创造未来。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各项优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一些贫困户啥都不愿干、天天等靠要。对此,刘志朋说:“光等着别人帮是富不起来的,关键还得靠自己学、自己干,才能真正脱贫。”困难没能束缚刘志朋勤劳的双手,他虚心学习、顽强打拼,大力发展养鸡产业,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刚开始,对于如何养鸡刘志朋也是个门外汉。刘志朋想到姑父何江平也在养鸡,于是到他那里取经,学习喂料、打针、管理等技术。为了科学养殖,刘志朋还积极参加县镇开办的养殖培训班,向专家现场请教养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于缺乏经验,他刚开始养殖期间还碰到几次流感,驻村帮扶干部黄建军及时帮他联系该镇农综站技术人员帮忙控制病情。“我的鸡棚建起来后,帮扶干部给我送防疫药、送技术,有时还请专家上门给我作指导。县扶贫办的领导也帮我指导产业发展,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刘志朋说。

每天早上5时30分,刘志朋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装载一桶重达800斤的饮用水往堆背山上赶。记者看到,堆背山上到处有鸡在觅食,山上散落着5个鸡棚,每个鸡棚旁边放着3至4个给鸡喝水的小水壶和1个大一点装鸡饲料的饲料桶。一天三次,刘志朋要把每次装的大桶饮用水分到每个小水壶,把每包80斤重的鸡饲料倒入饲料桶内,给5个鸡棚的鸡加水、拌料喂饲料。刘志朋对记者说:“除了给鸡加水喂料,要做的事还是挺多的……”

在养鸡过程中,刘志朋不断摸索,积累经验。2018年他养了3批鸡,每批2000只,共6000只鸡。经过精心饲养管理,一年下来赚了2万余元。2019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现在刘志朋的养殖棚中有1.1万只鸡,今年上半年成功售出6000只,扣除成本,获得经济利益约2万元。 同时,刘志朋在养鸡棚旁边养殖了20只鹅和鸭子,在堆背村的油茶基地认领了1亩油茶,自主经营管护,预计3年后进入挂果期。稳定的增收让刘志朋的致富信心更足了。“今年养殖比较顺利的话,全年预计可增收5万元以上。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刘志朋充满信心说。因为养鸡,他成功摘掉了“穷帽子”,供弟弟上完了大学,自己也娶了媳妇,日子越过越好。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筚路蓝缕,斩棘前行。刘志朋面对家庭接二连三的不幸,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困境中自信、自强、自立,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一步步从脱贫走向致富,收获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晏适臣、记者胡静  文/图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