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移走贫困这座山——吉安市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9-08-26 14:2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龙玉然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吉安、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安、井冈山时,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耳。

战鼓一轮又一轮擂响,步伐一阶又一阶挺进。

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两表认定。

精准、精准、再精准,持续、持续、永持续。

经过多年努力,吉安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从2013年底的661个贫困村、34.9万人、贫困发生率8.9%,减少到13个贫困村、3.12万人、贫困发生率0.75%。5个国定贫困县全面实现摘帽。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先后多个县(市、区)接受国家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和巡查督查,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愚公志:聚合力、共落实的大扶贫

———产业扶贫方面,推行的“四个一”做法被习近平总书记评价为“比较扎实的扶贫脱贫路子”;2018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我市产业扶贫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工作机制方面,率先在全省建立乡村扶贫工作站(室),后来又实施“大村长制”,保障并凝聚了攻坚合力;

———脱贫成效方面,井冈山市脱贫经验做法“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推进精准脱贫”入选全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201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井冈山设分会场,并在直播中多个镜头展现井冈山市脱贫成果。

是什么铸就了如此可圈可点的业绩?扶贫体系机制的建立健全非常重要。“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吉安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则是破题之举。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每年都优先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带头研究、带头推动、带头落实脱贫攻坚,并带头开展贫困对象遍访行动,第一时间对深度贫困村走访调研,研究出台了8个深度贫困村攻坚突破办法;前瞻性提出并开展档外边缘贫困人口排查帮扶提升思路,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的工作局面。

近3年,市委、市政府各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达75次,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配套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脱贫工程4万余个。

万安县积极探索推行“大村长制”。由县级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行政村的“大村长”,牵头负责脱贫攻坚工作,这一做法在全省推广。这是吉安大力推行“党建+扶贫”模式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全市组织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参与脱贫攻坚,建立了党员干部“321”结对帮扶机制,安排982个单位、2764名驻村干部挂点帮扶570个“十三五”贫困村(含深度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2526名和结对帮扶干部3.8万名,实现贫困村单位帮扶、行政村派驻第一书记、贫困户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

要让群众自觉与贫困作决断。那么如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唯有“志智双扶”“勤德双扶”。这既可提升群众脱贫技能,更能激活群众脱贫志气。

我市开展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3.98万人,通过外出务工、本地“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安置三类模式,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我们需要政府扶持,但不能靠政府抚养。”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村民彭夏英,说出了众多贫困群众的共同心声。

绣花功:脱真贫、真脱贫的大路径

只有紧盯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后续帮扶等关键环节,才能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政策文件,重点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素质提升、产业扶贫、服务管理、投入保障、政策落实等六大长效机制,做到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

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我市建立了“四个一”(一家农户一亩柚子、一个鸡棚、一亩葡萄、一个劳动力在园区务工)、“一领办三参与”(村干部或致富带头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户统筹参与)等产业发展模式,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

在组织贫困户发展上,根据贫困户意愿、条件、资源等方面综合考量,实施不同的扶持方式。对有劳动能力而且有自主发展意愿的,以产业直补、奖补,支持贫困户创业发展为主;对有劳动能力但无自主发展意愿或半劳动能力的,组织贫困户到园区、基地、扶贫车间务工,入股入社合作经营以及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为主;对无劳动能力的,以资产流转租赁、托管经营、资产性收益扶贫为主。

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8.6万户自主发展了种养业,85%以上的贫困户参与了合作组织经营,70%以上的贫困户主要依靠产业就业增收脱贫。

组合拳:立体化、多元化的大会战

我市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因地制宜实施十大脱贫工程,努力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脱贫路径。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实现“户户当股东、个个有分红”。

———在旅游扶贫方面,以13个旅游扶贫重点乡镇、18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核心,推进“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形成乡村旅游集聚区,促进贫困群众获得旅游收益。

———在光伏扶贫方面,全市建成光伏规模19.9万千瓦,每个贫困村对应100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每个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至5万元,相应收益全部用于村内公益性岗位补贴、失能体弱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

———在电商扶贫方面,全市累计建成贫困村专业合作社1326个、扶贫车间609个、电商站点473个,85%以上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组织,发放股权证8万余本,产业扶贫实现户均增收1800余元。

———在教育扶贫方面,2018年,全市投入贫困村学校建设资金6256万元,改善了459所贫困村学校(含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新招聘补充教师2843名,90%安排在农村学校任教,并优先保障贫困村学校。大力推行一乡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全市214个乡镇有162个乡镇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村级幼儿园700余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8万个。我市建立的圆梦助学资金累计筹资2400多万元、资助学生3612名。

———在健康保障方面,吉安进一步筑牢“五道保障线”,采取了“三个一批”和贫困患者县域范围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措施,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报销补偿比例达到90%的适度要求。2016年以来累计大病集中救治5.38万人,重病兜底保障救治率达99.7%。

———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我市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与危旧土坯房改造,积极落实建房资金补助、“爱心公寓”“交钥匙工程”等帮扶措施,全市农村C级危旧土坯房全部加固维修改造,D级危旧土坯房基本拆除。全市累计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17.85万户,完成移民搬迁16.98万人。

同时,吉安大力推进贫困村“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和“8+4”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了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尤其是集中力量对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建设攻坚,确保所有深度贫困村尽快消除深度贫困特征。近3年,全市投入资金5.5亿元改善和提升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修建和改造贫困村公路4356公里,实现25户以上自然村硬化道路村村通。

近3年,全市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99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形成扶贫资金投入的“拳头效应”。金融资本投入上,大力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市县两级财政联合建立5亿元产业扶贫风险缓释基金,保障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目前,放贷总额突破18亿元,惠及3.4万户贫困户。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