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产业兴村“钱”景旺
2019-07-12 10:2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泰和大力调优产业结构,结合各村实际,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养。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中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有34个,涵盖水稻、果蔬、畜禽、水产等多个产业,2018年绿色、有机农产品营销额突破10亿元。且看泰和——

产业兴村“钱”景旺

罗善平、张昌茂

7月5日,笔者来到泰和县上模乡油洲村中药材基地,但见成片的黄栀子树苗长势葱郁,枝头上挂满了幼果。据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面积1300亩,2018年产黄栀子975吨,创产值585万元。这是泰和县“一村一品”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泰和县大力调优产业结构,结合各村实际,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养,目前已涌现出上模乡油洲村黄栀子、马市镇蜀口村茶叶、塘洲镇洲头村马铃薯、苏溪镇上彭村百合、万合镇华盖山村湖羊、螺溪镇保全村稻虾等“一村一品”特色种养示范村172个,帮助万余农户就近增收,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新路子。

龙头带动聚产业

螺溪镇稻虾基地是2016年引进江西鑫润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创办的,目前基地面积达1万亩,其中该镇保全村核心区面积达2000亩,2018年基地亩产龙虾425斤、一季晚稻900斤,比单一种植水稻亩增收4500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既可拿租金,又可在基地务工赚钱,直接带动该村2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为了加快发展“一村一品”,泰和县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种养能手和村干部领办创办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带动模式,依托各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不少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村里的主打产业。马铃薯是塘洲镇洲头村的传统产品,过去由于种植分散,并未形成规模,2015年采取农户以土地、资金入股方式组建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栽培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销售。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000亩。

科技引领兴产业

日前,笔者走进泰和县苏溪镇“一村一品”科技实训基地,近百名学员正在聆听专家讲课。“这些专家不仅讲授特色种养知识,还带领我们深入种植、养殖基地观摩学习。”来自该镇上彭村的学员刘丰春对笔者说。据了解,该县立足实际,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农民和贫困户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分步骤组织开展科技培训。为了提升培训效果,组建了以农技人员、农村“田教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积极推行“田间课程”“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通过集中授课、跟踪指导、典型示范、观摩实习等形式,帮助农民提高科技种养水平,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与农户、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一村一品”提质增效。

打造品牌壮产业

为了确保“一村一品”发展壮大,近年来,该县一方面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水、电、路、渠等硬件问题,基本实现了“公路到基地、便道到田头、能灌能排、沟渠相通”。同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协议,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另一方面,按照产业类别,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引导农民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打响“绿色、有机”品牌。县政府出台了《品牌创建奖励管理办法》,对企业和种养基地获得国家、省、市名牌农产品和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给予相应的奖励。目前,全县“一村一品”中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有34个,涵盖水稻、果蔬、畜禽、水产等多个产业,2018年绿色、有机农产品营销额突破10亿元。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