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理解的定义——吉州区田侯路片区棚户区拆迁工作小记
2018-12-10 09:4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刘丽萍

理解是什么?

理解,就是我不说,你便懂,心照不宣,体谅对方的苦衷。在吉州区田侯路片区棚户区征拆工作中,工作小组给“理解”一词做下了最好的注解。

吉州区田侯路片区棚户区改造暨庐陵历史文化古街区保护工程项目地处市中心城区,东至后河西路,南至后河铁佛桥,西至古南大道,北至沿吉安军分区南围墙、中山东路、文山路、棉庆楼到后河盐桥一线。

该项目总面积291705.49平方米,总栋数577栋,总户数2108户。项目的征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口密集,对象以老人居多。面对这样一个情况,拆迁工作小组用行动写下了一篇篇美丽故事。

故事一:巧算账目化老翁之心结

“商铺每月有固定收入,房子一拆,只能坐吃山空。”这是拆迁户文先进老人深入骨髓的想法。

文先进是一位二次拆迁户,在田侯路棚改区有一家商铺。他的拆迁要求是以商铺换商铺,不接受货币补偿。但是,在田侯路片区的建设项目规划中并没有商铺。为此,老人迟迟不肯拆迁,甚至跑到项目指挥部闹情绪,抵触拆迁。

针对这样的情况,永叔街道办事处的曾宪斌说:“征拆工作要从对立的关系转向单面关系,不要认为自己与群众是两个工作主体,而是要站在拆迁户的角度,做到群众利益最大化。”

为此,曾宪斌常以走访、慰问的形式与老人聊天谈心,绝口不提拆迁一事。“每次提点自家种的蔬菜、水果,与他们聊聊家常,沟通感情。”曾宪斌说道,“他们是我的工作对象,撇开拆迁来说,他们也是我需要服务的居民。”

如此一来二往,文先进老人主动提起了拆迁一事,道出了不愿拆迁的真相:商铺每个月有3200元的固定收入,房子一拆,这笔收入就断了。曾宪斌立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帮老人仔仔细细算了一笔账。经核算发现,拆迁款放入银行每月所得利息达3800元,远远高于商铺出租的收入。

第二天,老人早早便来到田侯路项目指挥部签署了拆迁协议。    故事二:远赴广州解老人之顾虑

走进群众的生活,走进群众的心坎里,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这是拆迁工作小组的工作秘诀。

在田侯路片区有这样一位老人家,郭铭(化名),有多间商铺。以前,通过商铺培养了优秀的子女,他对这些资产情有独钟。为此,曾宪斌常常跑到老人那儿坐坐,夸赞其独到的眼光,这让对方一下子打开了话闸子。

今年9月,老人到广州帮儿子带小孩。曾宪斌并未与其断绝联系,而是经常通过电话沟通。曾宪斌有一次参加广州招商会,忙里偷闲与老人电话联系,邀他出来叙叙旧。老人一听兴奋不已。在这次见面中,曾宪斌只叙旧,不提拆迁之事。老人却主动对他说:"没想到,你们这么用心。"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顺着老人的思路,曾宪斌走进了老人的心里,慢慢打开了老人的心结。后来,曾宪斌获悉,老人已有签约的意向,他便与其他工作组成员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工作。"当时我们整整准备了3天的材料,材料的高度有半米高。核对一遍,"再核对一遍,确保准确无误。"曾宪斌说,老人想到的,我们想到了,老人没想到的,我们也想到了。"

"你们的工作也不容易,你们理解我,我也理解你们。"老人如是说。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老人看过资料后,即刻签约了。

故事三:全力安置独居老人

拆迁工作不是一锤子的签约工作,更重要的是后续的跟踪服务。

郭天培,78岁,是棚改区的独居老人,意识有点模糊。"这位老人没有劳动能力,帮他解决拆迁安置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拆迁工作小组成员肖志华说道。

为此,拆迁工作小组找中介、看房子、租房子、搬家,一条龙服务,尽最大的能力把老人安置好。"他们本身就是我们的居民,我们帮居民解决困难,是应该做的事情。"肖志华说道。

在繁琐的工作中,不忘本心,理解对方,体谅对方,方才是征拆工作行稳致远之道。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