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聚智引才促发展——泰和强化人才工作纪实
2018-08-31 08:5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易世勇、梁生斌

吉安即将迎来“高铁时代”。这不仅是一场城际交通的变革,也是一次人才版图的重组。泰和牢牢锁定人才生态构建,围绕“柔性引才高端化、人才培育体系化、人才回归常态化”持续发力。引进的泰和乌鸡产业办、合力泰2家院士工作站获评省级;探索的乡土人才培养“田教授”模式,荣获全国基层人才创新优秀案例奖,创客聚落部获批科技部全国第二批“星创天地”;在全市返乡十大创业创新人才评选中,2人获评杰出、1人获评优秀。泰和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的有效路径。

靠体系构建生态 靠生态筑强体系

3年来,泰和人才工作投入资金,每年以“千万元”量级递增,2017年投入各类人才工作资金2300多万元,今年将突破3000万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突破两个百分点,每年获批授权专利均在400件以上。目前,全县引进硕士130人、博士5人;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716人,副高以上职称人才1010人;培养园区技术工人2.7万人。

人才政策,难在“走心”,贵在“扎心”。泰和按照“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的工作思路推动人才有效供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合约管理、绩效激励”的原则,突破人才的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和工作方式等限制;为人才引进量身定制创设了顾问指导、业余兼职、项目合作、产业对接、退休返聘、对口支援“六大模式”,突破柔性引才。电子信息“首位度”产业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占全县高层次人才总量的32.6%。该县还加大对引进人才的项目支持,对创建省、市级院士工作站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研发项目对产业补链强链有引领作用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创业孵化的,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最高50万元资金支持。

以个体集成整体 以整体催生个体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泰和探索创新乡土人才培育和使用的“田教授”模式,打造了一支活跃于群众身边的“永远不走的扶贫队伍”。通过逐级遴选出的1399名乡土人才“田教授”,组建的44人的县级服务团、306人的乡镇服务总队和1049人的村级服务队,成为贴近群众、贴近产业的县乡村三级服务“技师团队”。依托472个“田教授”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精准对接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定期送“学”下乡,将课堂搬进产业基地、田间地头,运用方言俗语手把手、面对面“传、帮、带”。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全天候、不间断为群众产业发展“问诊把脉”、答疑解惑。为提升致富本领和服务能力,该县创办“田教授”技能培训学校,分类分批次进行针对性教学培训。组建“田教授”县级服务协会,打造国家级星创天地——“田教授”创客聚落部,从资金、政策、技术上扶持创新创业,通过轻松贷发放低息贷款2600余万元,“梦工场”开展培训60余场,孵化中心催生创业项目52个。同时,搭建“田教授e家”电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数千万元。

借外力巧蓄内力 蓄内力广聚外力

该县利用泰和乌鸡办院士工作站,江西合力泰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挖掘驻站院士、博士人脉资源,定期向引才目标人群发送引才政策、项目信息,开展研发外包服务。通过泰和乌鸡办院士工作站牵线搭桥,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其次,该县充分发掘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的独特历史资源,深化与浙江大学的校地合作。通过开展与浙大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的精准合作,“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做强主导产业。同时,该县整合县内企事业单位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智力资源,每年分产业邀请合作院校、产业协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举办对接活动;推行“以驻外机构为点、引才顾问为线、桑梓人才为面”的引才模式,利用泰和籍在外人才有效构建联系人才网络等。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