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脱贫攻坚> >正文
永新石桥长溪村:小蚕吐新丝 脱贫稳当当
2018-04-18 10:3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林益民、实习生李娟娟、邓宇轩

蚕桑养殖是永新的老产业。一年中,约有190天时间可以养蚕,既可兼顾农事,又能照料家里,是当地群众欢迎的脱贫致富产业。

永新石桥镇长溪村有着40多年的养蚕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行情好,蚕农受益多。后来受到市场冲击,蚕桑产业严重滑坡,导致村民贫困,长溪村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春风拂来,这里的养蚕业来了一次“凤凰涅槃”,成了脱贫致富稳当当的产业。

70岁的该村红卡户罗海林老伴患重病,自己身体也不好,在家养蚕是增加收入的最好选择。他对当地养蚕的变化深有体会,也是其中的获益者。老罗说,早些年,村里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养。桑树品种不优、产量有限不说,小蚕黑细如蚕沙,他和许多养殖户一样,常常在清理蚕沙时把小蚕也一起倒掉。除了蚕种倒掉的浪费,低龄段小蚕养殖最费神且要技术,因此成活率较低,导致养蚕效益不高。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小蚕共育技术的普及以及合作社的成立,他的养蚕收入才成倍增加。

说起小蚕共育技术,这是长溪村的党员干部摸索出来的。长溪村党支部书记刘生先告诉记者,为了早日脱贫摘帽,石桥镇里引导和帮助村里成立了长溪蚕桑专业合作社,他则兼任合作社社长。深知低龄段小蚕养殖重要性的他,将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村里有蚕桑养殖技术的党员等聚集起来,在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摸索发展小蚕共育,并改造老桑园等,努力把蚕桑养殖的成本和风险降到最低,还带动全村所有的45户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技术的改良和组织方式变化让老罗养蚕省了很多心。合作社统一将蚕种孵化出小蚕,并饲养到3龄蚕后再分发给他饲养,大大提高了小蚕饲养的成活率。以前老罗一年只能养4到5批次,小蚕共育后,由于缩短了养殖时间,现在他则能养到8到10批次。去年他家养了大约1.5张A4纸大小的蚕种,一年下来,他的养蚕收入将近2万元,是以往养蚕收入的2.5倍。家里还以5亩桑地入股了合作社,每亩作价1000元,每年可分红10%。

老罗还告诉记者,对于贫困户而言,现在养蚕不仅最省事,也是最稳当的。合作社统一帮他们孵化小蚕,统一种植出桑叶给他们采摘。县里成立的蚕桑办则解决了市场销路,另外镇里还统一帮贫困户们买了养蚕意外险和价格保障险,如养蚕遭遇意外而大面积死亡或者市场价格较低,贫困户们都能获得相应的补偿。如果无能力养蚕的贫困户,可以桑园或产业发展基金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或者到合作社里务工。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村桑园面积达到1100余亩,养蚕农户225户,5亩桑园以上大户有23户。45户贫困户则全部加入产业合作社,户均增收近7000元。同时该村带动了周边村组的蚕桑发展,全镇蚕桑面积达到2100多亩,养蚕农户310余户,养蚕大户32户,蚕桑产业已成为该村乃至该镇的脱贫攻坚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邹洋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