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集体经济鼓腰包——苑前镇王山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纪实
2018-04-03 08:33 来源: 中国江西网

航拍苑前镇

中国江西网吉安讯 记者周茜通讯员郭鑫报道:群众富不富,要看集体有没有收入。集体经济发展是脱贫攻坚村摘帽的一项硬指标,更是群众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助力群众致富增收,泰和县苑前镇王山村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探索。

王山村位于苑前镇南端,距苑前圩镇6.5公里,属偏远山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859亩,农户611户,总人口2023人,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3名,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近几年来,王山村致力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王山村的村集体收入从无变有,也为当地百姓们鼓起了腰包。

选优配强 村干部领航集体经济

“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王山村的支部书记肖文俊参军退伍后,自考了大专学历,2012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任职至今。近年来,他全心全意带领村集体奔发展,做了村集体经济的“领路人”。2009年全镇烟叶种植探索初期,王山村民一时难以接受,没有人愿意种烟。2012年,新的“两委”班子上任,肖文俊便带领班子成员带头试种,自己种了15亩,其余村干部少则10亩,多则20余亩,由于缺少技术,又遭受病虫害,当年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亏损了几万元。但是干部们没有就此放弃,通过咨询烟技员、咨询有经验的烟农,外出学习烟叶种植管理技术等方式,极力补救,将损失降低到了最低,同时为下年种烟积蓄力量。第二年,村干部们继续向镇党委申请扩大种烟面积,通过技术革新,当年烟叶喜获丰收,每亩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远远超出了种植水稻的收入,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继而以点带面,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烤烟种植的队伍中来,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种烟积极性。

2016年,全村种植烟叶近400亩,年收入上百万元。2017年,在全国调控的局势下,原本全镇计划的6000余亩种烟面积被砍掉2000余亩,而烟田已全部起垄完成,面对看得到的收益,村民谁都不愿意缩减自己的面积,这时,肖文俊带头将自己的种烟指标全部让出,改种西瓜,探索新的致富之路,村“两委”干部也耐心的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将种烟面积重新分配。通过这些年的种烟积累,王山村的村集体收入从无变有,鼓起了集体的“钱袋子”,也鼓足了百姓们的腰包。

因地制宜 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村集体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王山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根据实际情况,王山村作了“两篇文章”。一是“土地的文章”,王山村拥有丰富的紫色粘土资源,该粘土种植的旱烟以“色泽金黄、肉质柔韧、香气浓郁、口感醇厚”而享誉省内外。因此王山村利用自身优势,从无到有抓烟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村烟叶产业优势逐渐凸显,产业规模渐显雏形,2017年全村落实种烟面积达300多亩,群众从产业中得到了实惠,产业富民落到实处;二是“脱贫的文章”,王山村作为省级重点贫困村,基础建设项目多,经济发展项目却很难争取,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措施也较为单一,通过镇村干部对村情、贫困户情况的仔细研判分析,王山村有许多养殖能手也有养殖乌鸡的传统,加之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劳动力较低,镇村决定成立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村集体土地入股、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的形式,引进2000羽乌鸡苗,聘请专业养殖能手进行饲养。下一步,将签订分红协议,向贫困户发放股金证。通过成立合作社,即解决了产业扶贫的难题,又破解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局。

加强管理 盘活集体经济资产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每个村或多或少有一些集体资产,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为了经营好、管理好集体经济资产,王山村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为提高经营效益,王山村的集体经济资产实行市场化管理。村“两委”干部对所有存量集体资产进行清理,对村里三个仓库、鱼塘、林地等进行重新登记造册,并对外租赁获得租金收入。此外还实行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王山村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审批制度,200元以上开支必须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每季度把村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有村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加强对村财务的监督,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管理者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得那个现象发生,给群众一个明白。”该村干部说道。

现在的王山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面对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清净整洁工程等多方面的工作有心无力的小村庄了。如今的王山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群众从产业中得到了实惠,产业富民落到实处,村庄变化喜人,村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王山村对于集体经济的成功探索,也成为了全镇乃至全县的学习典型。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