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庐陵时评> >正文
治理旅游陋习应告别“罚治”思维
2018-02-26 09:5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旅游报

□徐清

近年来,针对一些旅游不文明现象,不仅舆论“恨铁不成钢”地口诛笔伐,职能部门还祭出治安拘留等行政处罚;一些旅游主管部门甚至亲自到景区“抓人”,加大执法力度。令人深思的是,为何这些措施都未能有效遏制旅游不文明行为?是因为惩罚太轻,违法违规成本太低吗?加大惩治力度一定可以遏制不文明旅游现象吗?

惩罚从来不是目的。卢梭指出,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依赖多种严厉的惩罚手段规范旅游不文明行为,与其说是对国民素质的拷问,还不如说是法律的悲哀。具体到游客乱摸展品、投掷硬币祈福等“不文明行为”,固然有修养素质等问题,其本质是一种对展品的好奇和体验。一板子将所有过错打在“国民素质”上,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去年笔者参观美国克利夫兰国家博物馆,馆方将所有展品做成一面数字图片墙,随手点开一个图片,立即弹出展品目前的馆藏位置、来源,以及各个角度的特写。一些雕像还进行数据处理,孩子们站在指定位置,按照大屏幕的指示,就可做出与古代雕像相同的动作,有效增进了对展品的理解,生动领会了艺术的力量。而我们大多数博物馆都机械地将展品置于玻璃柜中,“请勿敲击、请勿触摸、请勿使用闪光灯”等种种“禁止”,一定程度阻碍了游客对展品的感知。“摸”“敲”成为一些游客与展品“亲密接触”的路径,进而沦为一种屡禁不止的“不文明行为”。

显然,旅游不文明行为这一表象之下,隐藏着管理落后、执法不力、国民素质等病灶,一剂“罚治”猛药只能治表,无法治本。只有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扭转当下一些博物馆“有好的展品却没有好的展览”现象,以形式多样的手段传达信息、以丰富多彩的创意丰富人的体验、启发心智,旅游不文明行为才能真正得以遏制。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