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东固的功名碑
2017-11-17 10:53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古时,青原区东固民间崇文尚武,耕读传家。有志之士或寒窗苦读,或勤练武艺。考取进士、举人、贡生者众多。他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宗。然后,族人在宗祠前为其树立功名碑,以光宗耀祖和鼓励族中子弟勤奋好学。至今,在东固各个村落里,仍然可以见到众多的功名碑,这些功名碑都是清代遗存下来的,迄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

清朝的功名碑,文武有别:文官功名碑(又名旗杆石),由四块条石合二为一,分立祠堂门前左右;武官功名碑是两根方形的石柱(又名功名柱)。

清朝曾盛行捐官制,科考入仕者和捐银买官者所树的功名碑有严格的区别:凡科考入仕的文官,在立碑时两块条石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隙,用以树立旗杆和悬灯;捐银买官的,两块条石则合并一起,不可树立旗杆和悬灯。凡科考入仕的武官,在刻碑时,石碑上方凿有一个菱形小孔或镌刻一个菱形图案;捐银买官的则无孔也无菱形图案。

在“点炮将军”欧阳豪的故里沿山,欧阳氏宗祠门楼外,一左一右树立着两根功名柱。这两根用麻石制作的功名柱高约1.7米,厚30厘米,宽40厘米,方顶。左柱镌刻“太学生欧阳晖立”,右柱镌刻“咸豐辛酉秋月穀旦”,两柱上方均刻有一个菱形图案。

“穀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古时常用于吉日的代称。

在敖上村瑶前王家老屋门口,竖着两对旗杆石。高约1.7米,厚15厘米,宽35厘米,顶部呈圆形,上方有一透光方孔。左对旗杆石正面镌刻“国学贡生王拔奇立”,右对旗杆石正面镌刻“雍正戊子年冬月穀旦”。两对旗杆石中间均留有约10厘米的空隙。

江口村高屋的高氏祠堂门口,树有两对功名柱,柱身分别镌刻“太学生高炳南立”“大清道光辛丑年子月穀旦”和“太学生高凤鸣立”“大清道光已酉年夏月穀旦。”

江口村南坑的钟氏老祠堂门口,竖有一对功名柱,上刻“太学生锺礼冠立”,“大清道光甲子年子月穀旦”。

六渡村水南张氏祠堂前,立有两对功名柱和一块旗杆石。其中一对功名柱的左柱刻字模糊不清,右柱刻字“光绪二年鸿岁丙子冬月穀旦”另一对左柱刻字“贡生张××立”右柱刻字“皇清雍正……穀旦”。

东固圩东北隅的彭氏祠堂遗址前,竖有两块旗杆石。其中一石显字“乾隆四十三年春月穀旦”。

上黄沙村张氏众厅前曾树有一对旗杆石,上刻“太学生张宣立”,“嘉庆十六年冬月穀旦”。现在成了横跨溪流,任人践踏的桥石。

古竹村九斗湾邹氏来仪祠围墙外,竖有两对旗杆石,石上未刻一字,显然,这是后人权且配对的,那些刻了字的已经找不到了。

丰岭村大沙丘刘氏祖堂前树有一对功名柱,由于功名柱的材质较差,表面被风化,致使字迹模糊不清。

据老人回忆,以前东固街附近钟、孙、刘三姓的祠堂前都树有众多功名碑。丰岭村的罗家和三层石村的廖家祠堂前也曾树立过功名碑。还有南源村的林氏、中美的上官氏、长坑村的肖氏等诸多姓氏的宗祠前都曾竖有功名碑,但因各种原因被毁。

我们在发掘东固的功名碑时,惊奇地发现畲族同胞的祖堂前,竟傲然挺立着功名碑。如社公背畲族村的雷氏祖堂门口,竖有两对旗杆石和一对功名柱。左对旗杆石刻字“太学生雷作霖立”,右对刻字“皇清嘉庆八年癸亥科冬月穀旦”。左功名柱刻字“太学生雷恒升立”,右柱刻字“皇清光绪十三年已酉冬月穀旦”,真是文武双全。坳上畲族村雷氏祖堂前,也有两对旗杆石。樟洲村湾里原蓝家禾坪上也曾竖有旗杆石。这些盘瓠的后裔,以刀耕火种为生的山地游耕民族畲族人,在受歧视受压迫的困境中,居然能为自己的民族争光,其精神可嘉。这功名来之不易。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