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当茶遇到神农峰
2017-07-14 09:2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因为茶的心结,本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攀登“神农采药处,井冈最高峰”,来到遂川大山中的阡陌茶厂,不期却收获了一次极限攀登的朝圣之旅。

当晚赶到山脚下住民宿,憋足劲准备第二天登山。傍晚,到乡村广场溜达,竖有茶农用自己的双手制作的神农雕塑,让我等吃惊不小。这里的3000亩新种的茶梯田层层叠叠,白云深处都是茶,与竹海松林相间,让人想象来年可以预见的壮美,又仿佛品到了“松风栗色,竹韵兰香”的茶宴。

沿途无数的小溪、小瀑在你不经意中,猛然间与你打个照面,或撞个满怀。热情燃烧起来,像遇到久别的亲友,让你喜不自禁,忍不住扑过去,缠绵悱恻。

村民们有耕牛野放的习惯,农闲时家家户户把家里的耕牛赶到山上,为防它们回家,还把路口扎好篱笆牛栏。一路上偶尔撞上走兽飞禽,一两只相思鸟儿,飞到老支书的肩头,又扑腾一下飞走了。随地可见灰的黑的大的小的各种粪便,还有被野猪、野鹿、野山羊、大灵猫、果子狸“耕”过的土地,分明告诉你这就是它们的乐园。

当我们攀登到1500米左右高度时,南风面显露出了十二分的热情,红杜鹃、白杜鹃、云锦杜鹃如火如荼地开放,给节日里攀登的人们以最高的礼遇和奖赏。山顶上则全是一望无际的草甸,一片一片的寒竹是这里的“统治者”。

十一时半光景,我们来到了距离山顶百尺之远处,目标在望。只见一石屋、一石桌,还有一眼清澈的石泉。热情的主人迎过来了———一大群黄牛向我和老人围拢过来,驱赶不离。南风面自古是中药的王国,古中华老人见证了曾经的中药产业的兴盛,现在仍可见遍布高山草甸上的几十座药农制药晒药的石屋,有的还炉灶尤存。我想享受过程之美,比实现登顶目标更重要,于是提议来一个“石桌午餐”,老人欣然同意。我们盛上山泉水,从背包里拿出了干粮,在牛群中开始了午餐大宴,与山风同饮,与日月对话,不胜惬意,忘乎所以。

突然,山边人语响,宁静不复,上来一队年轻人。与我们会师在极顶之侧,欢天喜地,立马熟稔起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来者六人,有北京、东莞及当地来的,有本地向导张小生。于是,一个新的“南风面户外群”,向罗霄之巅发起冲锋。

读水不能不看山;看山实在是看水。山是遂川的身板,是骨架;水是遂川的血脉,是神韵与灵魂。遂川江作为赣江的一级支流和母亲河,最巍峨的源头就是南风面以及炎陵县的酃峰。从本质上说,绿色是向上生长和攀登的水,在离南风面极顶百尺远的石壁边,“茶遇”的旅友们捧饮从石缝里突涌而出的泉水,无不感叹“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山的壮阔,水的神奇,茶的清香———这,就是遂川的速写!登上极顶的每一位都是一个战胜自己拥抱自然的胜利者,每一个人全然变成了另外一个自我。

今天天公作美,神农峰卸下往日的云雾盛装,素面朝天,放眼千里,一览无余。站在神农峰极顶之上,曾经白天黑夜进山打猎的古书记如数家珍:这边“千年鸟道”、“茶盐古道”,那边鹫峰仙、古老仙、浮洋坪,凤龙顶;齐云山、武功山近在咫尺,八面山、井冈山尽收眼底。

当茶遇到神农峰,“故事汇”老支书的故事便鲜活起来。

站在山顶之上,听“故事汇”古中华老人开始讲起“传说”来了:据说唐天宝年间江南西道郴州郡的百姓,建了一座“五子庙”,以纪念神农天子、钟馗才子、孟姜女子、铁头太子、罗浮孝子“炎陵五子”。神农天子,就是后人所说炎帝,始制耒耜,发明百药,救民于病苦疾疫。炎帝生母唤作女登,因常上山劳作,一只麋鹿以乳喂养,一只老鹰护卫左右。炎帝来到这南风面喜不自禁,且被这美丽风景深深吸引,他便把别在腰间的一根竹烟斗插在山坡上,作为路标,炎帝在鹫峰山上,不幸误尝了断肠草,透过薄如一纸的肚皮,看着自己的肠子一节一节的断了。老鹰和麋鹿一直守护在倒下的炎帝身边,等待他的族人的到来,部落大小遵照他生前的嘱咐,将他的灵柩装上木伐,沿洣水逆流而上,安葬在“茶乡之尾”的鹿原陂。在炎帝倒下的地方,当地百姓修建了一座“炎帝圣母庙”,用以纪念这位发明药和发现茶的英雄,一并纪念他的生母、养母、乳母。炎帝当年插在南风面上的烟管,重新发芽生长,不断繁衍就成了现在漫山遍野的寒竹林。

好奇心催使我当即求助手机百度:罗霄山脉主峰南风面坐落在江西省遂川县西南边陲,距井冈山直线距离30公里、炎帝陵35公里。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神农氏在酃县(今炎陵县)一带高山上采药时,发现一座山一年四季刮南风,在山顶的南面晒药,即使阴雨连绵的天气,不出太阳也可风吹干,南风面因此而得名。

罗霄山脉,是神农发现茶的地方。神农峰下遍布山沟溪谷中无数大大小小的石臼,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洗药池。到这儿来,带上《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这里应该是最好读书的地方。从“食”到“药”,孩提时代的人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精神智慧之光从此大幕开启,茶科技、茶文化从此演进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下山了,同样一路惊喜。擎天柱、雨化石、清风亭、渡水槽、洗浴池、古栈道……长满青苔的石板路,常覆盖了半尺厚的枯枝落叶。走在这十里“茶盐古道”上,分明还能听到当年马帮骡队的蹄子声,挑山工箩筐中水在竹桶里叮咚摇晃的回响。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