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马源的“红军第一桥”
2017-05-12 11:01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井冈山茅坪乡的马源村与井冈山当年“绿林”首领袁文才很有关系。原来袁文才家乡叫“马源坑”,其夫人谢梅香是马源新屋陇人,马源坑离新屋陇很近。1927年秋毛泽东上井冈山,受到袁文才欢迎。当地老表说,当年袁文才第一次陪同毛泽东去茅坪安家,就是走的马源这条路。他们俩人边走边谈十分投缘,迈过新屋陇古石桥,溯溪水而上,经茶坑过岭就到了茅坪,所以当地有新屋陇古石桥为“红军第一桥”之说。

“红军第一桥”建造于清代,高拱,青石,桥中车辙历历在目,述说着昔日的繁忙。它不仅见证袁文才与工农红军的关系,它还是井冈山当地人与外来客家人友好和睦的象征。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居住人员复杂,既有本地人,又有客家人;客家人虽多数来自粤东的嘉应州(即今梅州)、韶州(即今韶关地区),但来自福建汀州等府和赣南的也不少。大家共处五百里井冈山,要生存,要发展,矛盾纠纷甚至争斗肯定是有的,但包容的时候更多些。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讲过山上土客籍矛盾是错综复杂的特殊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制定了正确的土客籍政策,促成了土客籍革命力量的团结,共同打土豪分田地,开创了井冈山斗争的大好局面。

茶源村不大,现今只有20户98人,除一户张姓外,均尹姓,土籍。历史上他们与周边陆续迁来的客家人相处较好,可从村中整治和公益善举中可见一斑。尹姓族人有钱,早就想整治村前沼泽地。后来听说附近天湖从广东嘉应州迁来的魏子玉是有名的石匠,就请他来村,加围连珠五塘和村边泉溪。魏姓石匠就地取材,将村边沼泽修整成五口大塘,既坚固又美观,而且山泉与五塘、塘与塘之间都石砌了水口通道,使水都能自然流通,增添了茶源的活力。

明清时期,尹姓族人热衷公益善举。见村中人们出行过溪多有不便,尤其孩童读书,逢山洪暴发时更多危险,于是族人出钱出谷,请魏姓石匠在茶源村连造两座石拱桥。这两座桥至今还在村中溪上。后来,尹姓族人见溪流下游水面加宽,人们南来北往过溪多不方便,春汛时更难往来两岸,于是族里又出钱,在距离茶源本村三里路外的新屋陇村边(今马源村委会驻地)溪上,再造一石桥。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与袁文才经常带着工农红军从此桥经过,原被乡民称为“功德桥”的石桥,又被人们称作“红军第一桥”了。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