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美丽乡村处处景——看吉安市如何管控农村建房让农民安居更乐居
2016-10-25 09:16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邓勇伟

10月22日,吉水县文峰镇低坪村里,年逾七旬的李平武和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简单洗漱完毕后,他扛起扫帚开始专心清扫村道上的垃圾。

前些年,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整村连片推进的实施,低坪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平武也是那时起成了村里的保洁员。多年来,每天早晚他都要在村里转转,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环境卫生不搞好怎么对得起‘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李平武总是这么说。

这正是我市牵住乡村治理“牛鼻子”,强化农村建房管控,城乡面貌由外及内华丽转身的一个生动景象。

创新理念,科学规划,引领农民规范建房

吉安自古就有“此地风光半苏州”的美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遗存众多。为在改善全市农民住房条件的同时,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按照建设“大气吉安、雅气吉安、秀气吉安”的总体要求,我市把“庐陵风”“客家情”等庐陵风韵也融入到了农民建房之中。

“功能齐全、经济实用、结构工整、造型简洁、乡土特色、方便施工”,依据这一原则,我市多次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农民建房设计方案,并先后遴选出30套庐陵风格的农村民居设计方案和35套农村土坯房改造户型方案,编印成《吉安市庐陵文化特色民居图集》和《吉安市农村安居工程设计图集》,免费发放给全市农民建房使用。

同时,我市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提出了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等靠要、不占用农田建房、不沿马路搞建设、村庄不搞宽马路、民居门前屋后不过度硬化;多依山就势、多因地制宜、多搞庐陵风格的坡屋顶、多搞庭院绿地、多搞村庄绿化、多发展产业、多保留古迹、多发动群众的“八不八多”原则。由于郎朗上口、易懂易记、效果明显,该原则也逐渐成了我市农村百姓听得懂、记得住、跟着做的建房“准则”。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打造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典型,我市按照新农房统一户型、旧农房统一改造、危农房统一拆除、猪牛栏统一集中的模式,高标准打造了多个美丽乡村样板。庐陵建筑、绿色生态、晴耕雨读,吉安广袤乡村合奏出了一曲动人的乡村欢歌。

杨万线、青东线、朱北线、永吉线、遂井线、105国道和赣粤高速沿线等一条条美丽乡村风景线,散发着独特的田园之趣;“耕读黄南”“民俗渥田”“进士蜀口”“客家碧洲”“红色三湾”“文化怀忠”“水韵鹭溪”“陶瓷永和”“旅游神山”的出现,更让地域特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放异彩。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214个乡镇有140个完成了庐陵风格整治改造,10659个村庄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135620户农户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11条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沿线打造成了美丽乡村示范带。

注重结合,合力攻坚,提升农民建房水平

规范农民建房是职责所系,建设美丽乡村更是民心所向。为让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我市还通过“空心村”和环境两大整治,既管“面子”又建“里子”,全面提升农民建房整体水平,使井冈大地“秀美之村”花开朵朵。

“新房不断村外建、老房破屋村内留”的“空心村”就像一块块“牛皮癣”,紧紧地粘附在大部分村庄里,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埋下了破坏耕地资源隐患,更制约着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永续发展繁荣。为此,我市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发展理念,按照“抓点带面、示范引导、逐步实施、统筹推进”方法,持续深入整治“空心村”,精心做好拆旧与建新文章,有力保护耕地、有效节约用地。同时,积极响应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的呼声,转变思想理念主动服务,强化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农民住进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农民社区。

永新县才丰乡创造性地实施“引农上坡”工程,引导农民利用荒山、荒坡建房及按照庐陵风格建房,并由乡镇政府主导建好农村电网,道路交通、给排水、垃圾处理、治安防控等设施,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切实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指数。

围绕建设“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家园的目标,我市大力实施了“三改三清”(改旧城、改旧村、改旧厂、清广告、清违建、清河流)攻坚行动和农村清洁工程,积极探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成熟运作了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主要模式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有效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如今在吉安,曾经“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农村旧貌已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村容面貌、村庄生态的焕然一新以及农民群众从安居变乐居的美丽嬗变。

建章立制,严格监管,确保建房管控到位

好的工作机制促生好的工作成效。如何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又使其建房更加规范有序?我市疏堵结合,一方面用百姓情怀抓疏导,让老百姓有地建房;一方面用铁的规则抓管控,让老百姓不任性建房。

基于此,我市充分发挥群众建房管控主体作用,顺应农民建房需求,除按照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依山就势布局独具特色的庐陵民居,创造性提出“引农上坡”的建房模式外,还运用村民自治手段,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建立拆旧建新的村规民约,形成村民对“一户一宅”、拆旧建新政策的共识,积极探索出一条村民自治、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道路。

同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友邻地市的先进经验,先后制定下发了《吉安市吉泰走廊城镇农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文件,严格执行农民建房“一户一宅”和“八个禁止”,并通过“防范在前、发现及时、查处到位”,实行绩效管理,严格责任追究,让“两违”建房成为干群不敢逾越的“高压线”。

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制,及时调整补充农民建房管理专职人员,进一步夯实了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基础;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巡查监控常态,监督建房户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文件进行建设,对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制止;对于未批先建、未批乱建、批东建西和批低建高等违法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例进行处罚或拆除。

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整治,全市部分县(市、区)农民建房无序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控制,农民建房也实现了“由小乱到大治”的根本转变。

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为标准,以“坚守庐陵风格、传承庐陵文化”为基调,将农民建房管理、古村落保护、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大系统里。多年来的生动实践,使得我市逐步形成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带状推进,疏堵结合、凸显特色,层层问责、铁手整治”的农村建房管控模式。

既保障农民建房的刚性需求,又保持对“两违”建房行为的高压态势,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我市承先启后、创新求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吉安特色的发展新路径。“文化庐陵、山水吉安”。今天,井冈大地上美丽乡村更加光彩夺目、景色宜人。

责任编辑:邹洋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