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下七浸坛
2016-09-12 08:5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在井冈山下七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浸坛,谁都可以说出一串酸浸的食品。一个农村主妇,如果不会做几样拿手的酸浸,是要被人耻笑的。

农家所产的辣椒、大蒜、荞头、生姜等蔬菜都可以被制成各式各样、风味不同的酸浸,但制作的工艺极为讲究,先将要浸的原料洗净晾干,放入坛中,选用隔年的酸冬酒作浸液,适量加些白糖,然后封好坛口,约过半个月就可以吃了。食用时不准用手直接进坛去捞,必须用干净无水的筷子夹,以防止坛内腐败变质不能食用。若主妇手艺好,放料分寸得当,那浸坛酸甜可口,存放十几年都不会变质,不仅可以配菜、开胃,还可以助消化、治痢疾,是客家的一碟风味茶点。

下七农村民风纯朴,善良、勤劳的本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乐道自己的伙食,就像一个妇女乐道于自己的丈夫,一个司机乐道于自己的车子,一个画家乐道于自己的作品。因而,各家的浸坛就成了茶余饭后的一个必谈话题,聊到兴致处,农妇们经常端来酸浸边吃边聊,以便品出个高低。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甘示弱,一味地夸自己的浸坛是如何如何好吃,制作工艺是如何如何讲究。大家各执一词,使得类似这样的闲聊往往没有一个结果。其实,大家并不在乎决出个高低或分出个胜负,因为在一起边吃边聊的惬意就足以让每个人满足。

据说这里曾举办过几次浸坛食品的评比活动,还特意从城里请来几名所谓的专家担任评委。起初,大家还一本正经地准备评选,但一到出结果的时候,却拿不定主意。下七的浸坛食品就是这样各有特色,各有所长,很难说出哪家的好,哪家的不好。以至于评委们在尝遍了各家的浸坛食品后,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搪塞那些把心悬到嗓子眼、屏住呼吸等待结果的村民。如此一来,也让村民们大失所望。这样的活动逐渐让村民没有了兴趣,出现了信用危机,最终导致了流产。

民谣里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又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想必浸坛最早的产生,也应该跟贫穷有关,是穷苦人的发明,且有励志的功效。听老辈人讲,解放前,碰上灾荒年,他们往往是就着酸浸喝凉水挺过来的。若是酸浸坛子空了,就只能吃米糠麦麸观音土。就是改革开放前,碰上青黄不接的时候,餐桌上若是有一碗酸浸,乡民也就能一日三餐咽着红薯稀饭度日。酸浸,硬是让苦涩的日子过出了一丝亮色。当然,这样的生活我没有经历过。倒是长大了读范仲淹的《齑赋》,见其中的“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官商徵羽”的句子,心想一碟仅供穷人下饭的酸浸,让他写来却声色味俱佳,陶陶然乐在其中,颇有“扫来竹叶烹茶叶,劈开松根煮菜根”的意境。

《诗经·小雅》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的菹,献之皇祖”的句子。剥,是剥去瓜皮果叶;菹,是酸渍。这样算来,酸浸的产生,至少应该是和《诗经》同步了。遥想两千年前,先民们吟唱着“采采苤苡,薄言采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在中华大地上含辛茹苦,繁衍生息,绵延不绝。若有人去考证一部浸坛的历史,其咸酸苦涩的况味该浓缩得下数千年民族的生存史。

当然,如今的酸浸只是餐桌上的一种点缀,忆苦思甜、抚今追昔,嚼着它,在味蕾得到享受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慰藉。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