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井冈山古道亭联
2016-08-01 08:4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古古今今路,长长短短亭。”在井冈山境内,存在着数十条上百年或千年的古驿道,这些曾经商贾云集的交通要道,历史上风景并存,行走其上,凉亭、茶亭、雨亭屹然拱立,供过往行人客商歇脚纳凉、避雨饮茶或亲友迎送话别。但亭门亭柱上,往往镌刻联语,或写景状物,或叙事说理,或晓喻劝勉,或插科打诨,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葛田乡偏东6公里处山坳上,有座名为往宜亭,石、木、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光绪庚子年(1900年),亭柱上有一副茶联: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长途跋涉之后,进入茶亭,不分生熟,谈南道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饮茶之后,汗息渴止,轻松登程,各奔东西。此联真实地道出了茶亭的作用和意义,既写了眼前景物,又含佛道禅理,言近而意远,余味无穷。

古城镇东南2.5公里的黄江桥头,有座名为黄江亭,砖、木、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同治甲戊年(1874年),重修于清代光绪己亥年(1899年),石拱门上有一副楹联: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好山多情,好水无忧,置身青山绿水间,超然物外,其乐无穷。然而,过往客人总是来去匆匆,有心饮茶,无意赏景,令人遗憾。

新城镇东北3.5公里的七溪岭上,有座名为龙凤亭,砖、木、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康熙癸亥年(1683年),亭柱上有一副楹联: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贪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欲登绝顶”,须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好逸恶劳,浅尝辄止,只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登山如此,求学创业亦然。

鹅岭乡西南1.5公里山峡中,有座名为南源亭,砖、木、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同治丁卯年(1867年),亭柱上有一副楹联:

后会有期,此后莫忘今日语前程无限,向前须问过来人

话别嘱托贵在坦诚,忠言谨记,莫做小人,免得日后无颜相见,来日方长,虚心求教,以防走弯路。这实在是经验之谈。

茅坪乡东偏南6公里的山坳间,有座名为福庆亭,石、木、瓦结构,始建于民国1919年,亭柱上有一副楹联:

步步登高,于斯且住遥遥直上,别有可观

“且住”是为“登高”,暂时休整是为了大踏步前进。只要勇于攀登,不懈前行,就一定能够到达可观的境地,实现远大目标。

长坪乡江西坳,为古驿道必经峡口,山上有座名为赵公亭,石、木、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康熙乙巳年(1665年),石拱门上有一副楹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淸岔路一亭俯视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此联励人警世,一语双关,既写群山岔路的自然风光和行人旅途的艰辛,又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仕途多歧路,关键时刻须把准方向,只要高瞻远瞩,奋发进取,不懈努力,方能赶超前人。

荷花乡东南8公里处虎岭、茅坪、桥上三村交界的分水坳上,有座名为长源亭,石、木、瓦结构,始建于民国1920年,亭柱上有一副楹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联集唐人诗句而成,上联语出高适《别董大》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鼓励朋友放心登程,途中会遇到志同道合者。其下联源于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亭联仅改“无”为“多”,便与上联相得益彰。

睦村乡西北3.5公里的山坳上,有座名为白云仙亭,石、木、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传说,神农天子的母亲白云死后,当地群众集资建亭祀奉。清知县费广所撰亭联云:

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此联集《论语》《周易》文句。其意是:人犯过错,犹如日蚀月蚀,错了人人都看得见;改了,人人又会尊敬他,改过自新获赦或复官而归,路经此亭,可深感天地之心公正。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昔日的凉亭已不多见,但古人留下的亭楹联至今仍吟之有趣,品之有味,隽咏悠长。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