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图说庐陵> >正文
洋溪万寿宫的记忆
2015-12-01 14:3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洋溪万寿宫原貌

洋溪万寿宫宫牌

上世纪洋溪万寿宫原貌

  郁文生文/图

安福县西部武功山下的洋溪镇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古镇。该镇与县内钱山、严田、彭坊、泰山等乡镇和莲花县路口镇相连,省道吉界公路穿镇而过,贯通湘赣两省。该镇老街濒临泸水河而建,建造时间悠久,在老街上曾有一座古朴、雄伟、威武、壮观的古建筑,它就是闻名远扬的洋溪万寿宫。

洋溪万寿宫是洋溪镇的地理标志,是当地道教文化、儒学教育、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及人们的政治生活、群众集会的场所,是安福县苏区红色政权所在地,它是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历史见证,见证着新旧社会的变迁,牵系着洋溪人民的一份感情。据《安福县志》和《洋溪万寿宫碑刻》记载:洋溪万寿宫建造于明代初年,是由当地郁刘姚赵等二十四姓村民捐资建造。该宫坐南朝北,前后有四进,为砖木结构,长63.5米,宽15.10米,占地面积958.85平方米。门楼面墙高15米,正中间为5米高,宽2.5米的大门,门槛门框均由青石条砌成,在门框上5米处有万寿宫的石牌坊。上世纪60年代大修时将石牌坊掩盖住,墙面刻有“革命纪念堂”字样,五角星图案。大门两侧分别是一扇相对称的侧门,后改为窗户,在窗户上面2米处曾书有题字;面墙是由水磨青砖块砌成。进入室内,房屋由厢房、戏台、天井、正厅、后厅和侧祠组成,加上室外活动场所、警卫营房、宫后院墙,整个院落占地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据当地老人介绍,万寿宫原来的戏台设在前厅,中间是天井,为了便于人们出进,上世纪60年代修复时将戏台移至后厅,前厅为过道,天井填平,在天井上露天部分用木架支撑,两向倒水。为增加室内亮度,采用透明琉璃瓦盖顶。在正厅中间有6根直径30多厘米的杉木柱子均匀分布支撑,厅两侧靠墙处是若干木柱相互牵连,并装有楼板。室内雕梁画栋,飞鸟走兽、人佛肖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尽收眼底。在屋檐下挂有“明德远矣”的牌匾,正堂梁上挂有“东孝神迁”、“鱼龙漫衍”的牌匾,字体遒劲,美不胜收;屋顶是飞檐翘角,青砖黛瓦,青石雕刻的鳌鱼压顶,气势恢宏。在正厅曾供奉着许真君神像,后堂则供奉着观音菩萨等神像,两侧是厢房,供内道士居住和前来朝仙信士落脚歇息,右边侧祠是厨房和官家客房、杂物安放处,左边侧祠是民国时期学生活动场地和营房驻地。

说洋溪万寿宫是洋溪镇的地理标志,见证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一点也不为过,它牵动着人们的情感,唤起洋溪镇和周边乡镇在外人士或曾经在洋溪战斗和工作过人士的乡愁记忆。

明清时期,洋溪万寿宫是武功山下大型的宗教文化场所。洋溪万寿宫是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许真君,原名许逊,字敬元。许逊,出生于南昌,他任旌阳县令十年之久,毅然弃官,学道云游。此后云游江南许多地方,为民除害、根治水患。作为道教净明派的祖师许逊,亦在武功山活动过,他治洪水,斩“孽龙”的故事,安福人都耳熟能详,武功山顶上仙坛,还供奉他的牌位“神功妙济真君”,洋溪“万寿宫”就是奉祀他的建筑。安福乡间的父老,至今还能娓娓讲述“许真斩孽龙”的神话传说。据说,当年一条孽龙要把江西变为海洋,武功山变为这片海洋中的码头,是许真君缚住孽龙,将其锁进南昌西山的那口深井中去了。神话毕竟是神话,但也折射了远古时期安福的一些真实面貌。

在当时,当地人还将许真君、观音菩萨作为惩恶扬善、救苦救难的崇拜偶像,规划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弘扬行善积德的传统。万寿宫作为道教场所,宫中的道士利用道家普世观为人们释疑解惑,增添了人民对万寿宫的敬重。过去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宫里都要举办祈福祭拜活动,当地人们都自发来参加。武功山是佛道双修之地,在湘赣两省间闻名远扬,曾引来无数善男信女虔诚朝拜。洋溪作为前往武功山的必经之路,又有万寿宫道观,故上武功山朝仙之前,信士们必先到万寿宫朝拜,商人等各方人士也汇聚万寿宫,万寿宫又成了人们沟通、交流的场所。

洋溪万寿宫又是武功山下儒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1934年至1942年,这里曾是公办洋溪第一小学的校址,为鼓励当地学生读书,政府对读书学生进行奖励,地方乡绅等公益人士热心捐资赞助教育,洋溪万寿宫读书的学生最多时有90人。

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洋溪万寿宫作为红色革命政权办公地址,成为安福县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1930年4月至1934年6月,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湘赣省委机关都在此办过公。其中1930年4月,在这里成立安福县赤色邮政局,隶属湘赣省苏维埃赤色邮政局第七支局,开辟了红色通信邮路;驻扎红色宣传队曾在墙壁上书写了大量红色革命宣传标语,开展文艺演出和教人识字念书等宣传工作;县苏区政治保卫局担负肃反和警戒任务,警卫连在附近平地上操练军事。老红军、原吉安地委副书记彭振兴先后两次当选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主席,老红军李发姑曾担任县苏维埃政府代理内务部长、部长。此外,1934年,国民政府还在安福洋溪镇设立县级行政机构“洋溪特别区政治局”,管辖安福、永新、莲花、萍乡4县边境地区,第二年撤销。1934年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谭余保、刘培善、段焕竞领导湘赣边军民在武功山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此间,洋溪万寿宫曾作为游击队的临时指挥部。1937年10月,陈毅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来到武功山,传达中央指示,并将武功山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一营,在一个月的整编期间,万寿宫正式作为新四军的办公场所。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后,万寿宫就被弃用。

抗战时期,洋溪万寿宫又成为难民的避难场所。一些流离失所的难民从外地流亡到此避难,暂且安顿,祈求菩萨保佑。他们找到理想的落脚之地后,就搬迁出去谋生。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加强洋溪的统治,将洋溪作为围剿武功山上湘赣边游击队的大本营,洋溪万寿宫又成了驻军场所,国民党政府保警队和警察署就设立在洋溪万寿宫。为加强防卫,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对万寿宫进行了修葺,在宫后起了围墙护院,并建有高层碉堡步哨警戒。洋溪万寿宫作为当时当地的一个政治中心,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洋溪万寿宫附近曾开有饭店、客栈、南百杂货店、糕点制作坊、酿酒坊,豆腐坊、染布、缝衣、理发等经营行业十分活跃,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为了方便出行,在附近开店的商户在国民党军队调防后,合力将万寿宫后的碉堡拆除,目前,尚存断垣残壁。

上世纪50年代,正是新中国解放之初,百废待兴,洋溪万寿宫又成了当地政府召开会议、政治斗争、文化教育、革命纪念和群众聚会场所。先后在这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划阶级成分,分田到户,扩社并队,开展“三反五反”、文化扫盲运动;“文革”时期,以政治挂帅,阶级斗争为纲,这里又成了文攻武斗场所,一批干部和群众在这里遭到批斗和迫害,含冤含恨致伤、致残或致死。宫内外的一些建筑上雕梁画栋、飞鸟走兽等图案和构建被破坏,万寿宫呈现一片阴霾。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全国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洋溪镇接收了一大批上海、南昌知青,为活跃当地文化生活和当时的政治需要,当地党委、政府抽调一些能歌善舞,具有文艺才能的下放知青到这里排练、表演样板戏,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万寿宫又成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心。上世纪70年代,随着电影的兴起,这里又是洋溪人民固定的放映场所,在文化匮乏的年代,每晚都会坐满看电影的群众,没有钱的小孩常攀爬在两米多高的窗户上聚精会神地看电影。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洋溪万寿宫设立了祭台悼念毛主席,洋溪人民自发前来悼念。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1973年4月至1975年底,该县文化局在洲湖、洋溪、枫田三乡镇开展乡镇文化站建设试点,洋溪镇在万寿宫前厅建立了文化站,县文化局下派一人专门管理书籍、文化娱乐设备,组织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因工作成绩突出,全县乡镇文化站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万寿宫召开,此后乡镇文化站建设在全县推广;洋溪镇文化站设在万寿宫直至1988年,随着镇政府新办公场所在塘坪村的建设完善而搬迁。

在洋溪万寿宫的保护管理中,有两个村民值得记忆。上世纪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洋溪老街上的古稀老人赵寿增来到在这里,管理万寿宫近10年,直至耄耋之年才离开。1988年洋溪镇文化站从万寿宫搬迁至洋溪新街,洋溪老街古稀老人赵均培自发看守万寿宫直至1996年。

洋溪万寿宫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破败,牵动着洋溪人民的心弦,曾多次修缮。据碑刻洋溪万寿宫重修碑刻记载,清代嘉庆18年(1813年),由官衙牵头,群众募捐,对洋溪万寿宫进行了一次大修。建国之后,县乡两级将它列为革命纪念堂,供人们和当地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进行了三次大修。1952年,县、乡两级拨出专款进行了修复,将政治会议中心设在洋溪万寿宫,为该乡开展土改运动、建立扫盲夜校提供了便利。1965年,老红军、原安福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时任吉安地委副书记彭振兴来洋溪巡视工作,看到洋溪万寿宫年久失修,出现屋瓦脱落漏雨,栋梁结构腐朽等问题,当即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争取资金5万元,拨付至镇政府,对洋溪万寿宫进行大修,为了便于群众通行,将原戏台移至后厅,将天井填平,天井上空盖瓦,用木结构将水分两向倒水,屋顶改盖琉璃瓦增加室内亮度,增大了厅堂实际使用面积,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将门楼两侧侧门改为窗户,在面墙上建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和红色五角星图案,让人一目了然。1980年,洋溪万寿宫再次出现破烂漏雨,洋溪镇湴塘村老红军、原安福县苏维埃政府贸易局局长郁振南,找到曾任安福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战友彭振兴,将这一情况向彭振兴汇报。在彭振兴同志的努力下,争取到老区建设资金10多万元,由当地政府负责进行修复。1982年修复好万寿宫,洋溪将图书馆、文化馆先后在万寿宫设立。1983年安福县政府将万寿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管理,洋溪镇人民群众和中小学学生在这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不少曾经在洋溪战斗和工作过的同志及后辈都来参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来武功山拍摄“三女跳崖”纪录片,在这里取景;钱山籍老红军、原北京军区炮兵顾问欧阳顺返乡探亲时,特意领着子女和工作人员来到洋溪老街万寿宫瞻仰革命纪念堂,并徘徊在老街上,寻找当年的革命记忆。洋溪桥头村老红军、原国家民航北京管理局副局长刘光远在自己年事已高的情况下,还吩咐子女返乡时到洋溪万寿宫瞻仰革命旧址。其他曾在洋溪工作过的一些同志也希望保护万寿宫,把根留住。

历史在不断发展,岁月在沧桑巨变。1998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洋溪万寿宫原天井位置的木结构瓦梁因腐朽坍塌,窗户洞开,部分墙壁倒塌;2010年6月,洋溪万寿宫正厅的瓦梁、墙壁再次在雨夜中坍塌。由于修复难度大,镇里缺少维修资金,剩余部分存在安全隐患。2012年6月,当地政府将残余部分拆除,庐陵民俗文化馆将洋溪万寿宫残余的部分石构件进行收购收藏,但“万寿宫”石刻宫牌保存在洋溪镇政府。 洋溪万寿宫这座富有历史文化艺术的古建筑虽已倒,但抹不去的是人们的记忆。当地人们及在外人员都希望重建,他们在想方设法募集重建资金,不少曾在这里战斗过的革命后代也希望能为重建做点实事。原中共赣西南特委、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之子通过该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重建表达关切。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段焕竞将军和老红军李发姑的子女、原江苏军区副司令员童炎生将军之子先后来到洋溪瞻仰革命旧址。该县旅游部门也早已将它列为武功山红色旅游开发规划项目。随着武功山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每年都有一些曾在洋溪下放的上海、南昌知青纷纷重返洋溪故地游,寻找当年在万寿宫参加文艺宣传活动的记忆,见此景,高兴而来,失望而去,但表示愿为重建万寿宫尽绵薄之力。今年,安福县委、县政府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洋溪万寿宫列为红色革命教育场所,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参观、瞻仰安福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洋溪镇党委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后,决定向有关部门争取立项重建洋溪万寿宫。洋溪人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武功山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推进,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会将洋溪万寿宫作为红色旅游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入议事日程,进行重点打造。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