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民间文化> >正文
做篾匠
2015-12-01 14:3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廖四九

张昱煜

廖四九(口述)

张昱煜(记录)

口述时间:2014年5月31日11点21分至11点45分

口述地点:吉州区曲濑乡廖四九家里

口述人:廖四九,男,1953年出生,小学文化,老家吉水人。跟着父母来到吉安,原先在曲濑手工业社做篾匠。

我姊妹八个,五男三女,那时候穷得死,我记得小时候偷了我老头子(父亲)5角钱,在树上吊了一天,还不给饭吃。我只读了一年级就不读了,家里没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哪里有钱读书。我20岁就进了手工业社学徒,学了六年。做篾,全靠手上功夫,就像画画一样,要先练好基本功。那时候学这个手艺很吃香,找对象都能挑着找。我师傅说过,一把篾刀一把锯,走遍天下都有吃。

那时是生产队买来竹子,组织我们一起去下乡“上工”挣工分。手工业社有20多人,那时候,编箩筐,圆箕、晒谷垫、筛子,样样都是靠手工编。编晒谷垫好费时间,一个人要编七天才能编好。

做篾匠,选竹子有学问,竹子不能太嫩,太嫩了不好收藏,太老了又没有韧劲。编晒谷垫要厚实一点的大竹子,先对半破开,最后一点一点对称破,清除竹节,晒谷垫要卷起来,竹片要薄,一片竹子要分成八层,越往后面越难分,有些人手艺不精,一破就破歪了,浪费了材料。

做篾匠的工序好多,砍、锯、剖、拉、撬、编、织、削、磨,一样也不能落下。篾匠的基本功就是劈篾,一根青竹子,用篾刀破,剖成竹片,再将竹皮和竹心破开来。竹皮,我们就叫青竹片;下一层,我们就叫黄竹片,把竹片破好了,才能做成各种各样的篾。我们还会在篾器上编字,一般就编“中、工、用”三个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编这三个字,师傅就这样教的,可能这三个字好编吧。

小孩子的竹站架是六角形的,老祖宗真聪明,六角形,小孩在上边随便怎么站,往哪个方向都不会倒,我这辈子做了多少个竹站架,真的记不清了。几十年过去了,一辈一辈的人,到现在,还是喜欢用竹站架,没污染,在我们乡下,不作兴学步车,就作兴竹站架。 篾刀的刀把短,篾刀都是自己磨,自己的篾刀用着顺手。早几年,都不用竹篾器具了,用上了塑料,我的生意淡多了,我和我老婆就专门编竹砖盖,生意很好,我们几乎包了这边所有的砖瓦厂。我2000年,运竹砖盖时出了车祸,就不编竹砖盖了。做了这个三层的门面,现在在家,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和邻居打打牌,聊聊天。现在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人家又都知道养生了,又开始喜欢用竹篾编的东西了,像吉安人在北京、广东当老板的,回来还是到我这里买竹饭箕,前几天,我还往北京发货发了四个,竹子含碱性,用竹饭箕蒸出的饭劲道,一股清香。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