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网新闻

小溪洞杜鹃:从“灭绝”逆袭到“极危” “植物界大熊猫”重获新生

亲,暂时无法评论!

曾被宣布'灭绝'的小溪洞杜鹃奇迹归来!

中科院庐山植物园联合江西多家单位,将5000株人工繁育的珍稀杜鹃幼苗送归井冈山原生地。

3月19日至21日,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遂川县五指峰林场在井冈山联合开展以“拯救濒危植物,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活动,让珍稀杜鹃“重获新生”,回归野外。

                   科研人员移植幼苗

  小溪洞杜鹃全球仅井冈山独有,2019年重现人间)

        张乐华 (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研究员)

“今天,我们把庐山植物园项目组人工繁殖的苗木带回到野外,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增加野外种群的数量,扩大它的分布面积,使种群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研究员张乐华告诉记者,小溪洞杜鹃是井冈山山脉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曾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灭绝物种”。

                     庐山植物园

2019年,张乐华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在野外重新发现小溪洞杜鹃个体,随即在庐山植物园开启育苗、仿自然生境栽培等迁地保护工作,历经4年努力,小溪洞杜鹃成功得以“复活”,已陆续繁育5000多株幼苗,也使其濒危等级从“灭绝”逆转为“极危”。

       珍稀濒危杜鹃花的野外回归示范样地建立

活动期间,三方达成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回归科技合作,共同建立珍稀濒危杜鹃花的野外回归示范样地,开展长期监测和研究,推动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修复及人工复壮,形成可推广的濒危植物野外回归技术体系,助力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实施。

     井冈山杜鹃(东亚濒危物种,罗霄山脉的绿色珍宝)

井冈山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系统丰富完整,为小溪洞杜鹃、井冈山杜鹃等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安稳的生存港湾,如今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幼苗重返井冈山原生地,通过多方的精心呵护,它们一定可以在井冈山茁壮成长,繁衍不息。

此次野外回归活动是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种群恢复的重要举措,对维护井冈山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江西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领域又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全媒体记者/莫春盛 樊远平 张珍珍 井冈山市融媒体中心

看吉安新闻网新闻

就上吉安号新闻客户端

吉安新闻网移动党端 手机党报

点击下载客户端

相关推荐
验证成功
评论成功
评论失败
你已点赞
手机验证

网友评论

条评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2014-2016 sjb.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