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森林覆盖率达67.7%,位居全省前列,森林资源得天独厚。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好“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山”资源,念好“山”字经,着力打造林下“聚宝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方共赢,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差异化发展,打造林下“聚宝盆”。不与良田争地、不和草木为敌、不怕山高林深、不负山青水绿,是林下经济的特色。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按照“一村一品、一乡多业”的原则,差异化发展“林药、林菌、林蜂、林禽、林畜、林菜”等林下产业,充分释放林下经济潜力。结合本地特色,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推动林区“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让生态美起来、百姓富起来。
规模化经营,打造林下“聚宝盆”。以绿色富民产业规模化经营为抓手,积极探索“林下生金”的致富之路。通过政策扶持、专业指导等,鼓励各类经营主体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推进林权向林下经济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适度集中,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林下经济从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向规模化发展模式转变。
产业化布局,打造林下“聚宝盆”。要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健全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运行机制。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持续增强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梯度布局林下产业,延长林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林下经济产业化模式,进一步拓宽“两山”双向转化通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文/吴桂生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