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社会科学 “十三五”(2016年)规划项目研究报告——以吉安市为例
来源: 市社联 2021-04-20 15:4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吉安市社会科学

“十三五”(2016年)规划项目研究报告

项  目  名  称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精准

扶贫模式构建研究--以吉安市为例

项 目 负 责 人    刘晓安                  

负责人所在单位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构建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扶贫工作作为我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国家从政策上支持用电子商务作为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主要基于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农村的迅速崛起,近年来农村电商在发展中正逐渐形成遍布县、镇、村的网络服务体系,有望破解农村销售、消费、创业、产业集聚、城乡一体化等问题。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是农村网民各互联网应用中网民规模增速最快的应用。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达到2000亿元,而且农村拥有超过6亿的人口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2015年8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各类资本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争取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体系,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开辟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与合作社、种养大户建立直销直供关系,增加就业和增收渠道。2015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在顶层设计上为电商扶贫发展明确了思路。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国务院于2012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对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扶贫脱贫工作起到了政策支持作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春节前夕来到井冈山就扶贫工作调研时指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此背景下,电子商务扶贫作为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一种重要创新模式,对扶贫工作会越来越起到重大作用。

江西省为了促进电子商务扶贫工作,于2016年3月份下发了《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加大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同时,江西省商务厅出台了《江西商务扶贫专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电子商务扶贫的要求和具体措施。

二、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相关理论

1、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基本概念

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而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电商扶贫是将当今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在政府、电商、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各方力量的推动下,通过完善贫困地区的相关基础设施,建立互联网+扶贫的理念和体系,帮助提升贫困地区农户和生产经营者的电子商务运用能力,促进当地农副产品及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化建设,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带动就业和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从而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系列举措。

2、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作用

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对贫困区农特产品的上行,农民创收增效有较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扶持和带动贫困家庭进行网上销售创业,帮助农民减贫脱贫;二是能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主要是对贫困村的信息、交通、物流基础加强建设,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三是可强化社会资源的统筹,包括政府推动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宣传与推广,动员企业与社会各界与农村对接扩大网上销售和农村特色旅游开发等,破解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借助电商力量拓展农副产品销路,解决农特产品上行的问题;四是在电商扶贫开发过程中,电商企业能吸纳部分当地就业,带动当地电子商务创业;五是电子商务进农村后,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如代缴费、网络代购、金融服务等;六是能培育一大批农村新返乡创业青年以及新型涉农群体,帮助贫困群众增收。

3、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国内研究现状

据文献资料检索,近一两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电子商务扶贫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所谓电商扶贫,就是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的一种信息化扶贫模式。而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长春市委党校解梅娟教授在2016年发表的《电商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模式的新探索》中提到,目前我国电商扶贫主要采取以下形式:一是通过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面直接帮扶贫困家庭,帮助贫困户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开办网店达到减贫脱贫效果。二是通过当地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龙头企业、能人和地方电商交易平台,构建面向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进来,实现就业的形式减贫脱贫。

云南农业大学朱家瑞、起建凌在2015年发表的《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构建研究》中提到,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的发展战略分为经营管理能力、区域化发展、市场导向、电商扶贫、电商网络技术、政策扶持、体制机制建设和创新发展思路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需要结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利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创建出适合本地区的电子商务扶贫模式。

商务部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洪勇博士在2016年发表的《电商扶贫:农村扶贫新路径》中提到,电商扶贫要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扶贫,依托传统商贸流通体系,探索各种商业模式,破解影响电商扶贫的各种难题,培育电商扶贫的土壤,解决产业基础、交通、人才等问题,才能将电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4、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经验做法

近一两年来,国内在应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方面,探索和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甘肃省陇南市列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陇南市在9县区1365个建档立卡村中选择确定450个贫困村先期开展工作,对电商扶贫涉及的各个关键环节和重点内容积极探索,建立电商扶贫六大体系:行政推进体系、网店服务体系、网货供应体系、网络物流体系、人才培训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在产业扶贫方面,京东集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通过采用与政府合作的方式,利用自己的网络大平台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当地企业共同构建区域特产发展链条,促进当地农副产品产业升级,做好农产品上行工作,帮助贫困县将农副产品卖出好价钱,卖出品牌,促使贫困群众普遍受益。赣州市的于都县,近年来积极探索“互联网+扶贫”的脱贫新路子,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下,探索了“农民+合作社+电商企业”、“农民+电商企业+虚拟农场”等模式,将于都脐橙、梓山酱油、盘古龙珠茶、禾丰珍珠粉等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使昔日土疙瘩变成了网上俏销的香馍馍。而国内县域电商服务企业-深圳淘实惠公司在电商扶贫方面,建成了线上线下互动、农户客户直通、增收增智并重“三位一体”的电商扶贫服务体系。

三、吉安市电子商务扶贫现状分析

1、吉安市电子商务扶贫相关政策

作为革命老区,吉安市在国家利好政策支持下,近年来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扶贫新路径,先后出台了《2016年吉安市推进电商脱贫工程工作意见》和《关于推进电子商务在吉安市行政村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为吉安市推动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提供了政策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吉安市电子商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吉安市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积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搭好平台、引好龙头、铺好网络。引进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特色馆、淘实惠、农村E邮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全市建设了一批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在贫困村建立了一批电商服务站,打造了一批电商脱贫示范村,培育了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商脱贫带头人,电子商务扶贫通过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助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着力解决“农产品进城”和“网络商品下乡”等问题,扶贫工作搭上了电子商务快车道,电商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吉安已构建83个“村邮乐购”电商服务站,提供“仓储、配送、包装、培训”等产业链服务,并建成多渠道线上平台,依托中国邮政邮乐网、邮掌柜、“寻味家乡”等电商平台以及淘宝等第三方平台,构建农村电商线上综合服务体系,并在农村的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建设农村快递综合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全市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享受网上代销农副产品、劳务酬金、土地租金、合作社分红等各项帮扶收益,电商脱贫让贫困户获益非浅。

为借助国内知名电商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各级政府积极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目前,阿里巴巴已与吉安县、永丰县、万安县、新干县、泰和县签订了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协议,招募了一批农村淘宝合伙人,建立了一批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开辟了农产品上行的新渠道,为地方农特产销售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在吉安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电商+精准扶贫”为抓手,开通了农副产品上行网点15个,推动地方农特产品如火龙果、横江葡萄、茶油成功上线销售,实现了网上交易额2400万元。

在具体的扶贫过程中,吉安市得到了京东集团的大力支持,今年9月份,京东在井冈山启动了“重走长征路、扶贫万里行”扶贫活动,以井冈山为起点,将特色产业对接、扶贫物资捐赠、电商技能培训、电商服务推广等活动有机结合,为吉安市扶贫工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该集团与泰和县签订了扶贫帮扶协议,重点扶持乌鸡产业的培育与壮大,将泰和乌鸡以及乌鸡加工制品纳入京东自营范畴,并将京东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冷链配送系统与泰和当地的冷链系统对接。通过双方合作,推动泰和县的乌鸡产业和企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3、电子商务扶贫存在的问题分析

吉安市电子商务扶贫尽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利用电子商务扶贫工具起步较晚,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扶贫路径还须进一步探索。在实施电子商务扶贫过程中,部分客观条件制约着电子商务扶贫的顺利开展,在电子商务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不牢固,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贫困地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网络的普及率和应用率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此外,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大多地形地貌复杂,很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建设比较困难,网络也不够稳定,安全和保障条件比较差。

(2)特色农副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缺乏产品标准化。由于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它的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而且不能统一加工、销售,标准化程度较低,不能形成规模生产和销售,严重制药了电子商务在特色农产品上的应用。    

(3)特色农产品大多未进行QS认证。由于大多数特色农产品未进行QS认证,且缺乏有效的品牌宣传和推广,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未形成产业集聚效益。

(4)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冷链物流不够发达,且配送成本高,影响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                                                   

(5)缺乏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我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民对电商的观念、意识相对比较落后,缺乏对电子商务的了解,而农村电商扶贫的推动需要大量的电商应用人才,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农村农产品的销售。

四、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探索

1、着力抓好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扶贫是电子商务扶贫的基础,只有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才能有农业电商扶贫施展的舞台。各地要依据农业产业特色,按照“一镇一品”的原则,确定贫困乡镇主导产业、特色产品,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采用“农户+合作社+电商平台”的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承接电商平台,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一是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建立电商扶贫农产品目录库,对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产量产值、品质特色开展调查摸底统计,在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确定乡村特色主导产品。推行农特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丰富充足的农特产品货源,制定农特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农特产品加工能力;在贫困区的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当地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构建以“一镇”培育“一品”,以“一品”辐射“一片”的新业态,解决农副产品种植分散和规模小的问题,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为采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创造条件。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创建。支持农产品“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和质量安全(QS)的申报认证,加强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重点培育“井冈蜜柚”、“横江葡萄”、“泰和乌鸡”等特色品牌,通过网络宣传、参加农产品交易会等多种方式打造成全国性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抓好特色农副产品开发和包装。为了提高农副产品的外在形象,满足网络营销的储存运输要求,依托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从事网货加工包装,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四是建立有影响力的区域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整合现有的涉农电商平台,建立统一开放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提高电商平台的流量,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积极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苏宁云商、淘实惠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借助知名电商平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迅速提高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在具体运营方式上,通过整合现有的阿里农村淘宝服务站、村邮乐购及其它电商服务站,采用抱团取暖、资源共享的方式,形成以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区域性电商平台、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运营体系,为特色农产品对接国内大市场打开通道,彻底打通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农副产品质量。制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朔体系,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六是将科技人员进村技术扶贫行动落到实处。进一步落实驻贫困村的科技人员应认真指导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实施,扎实开展新技术培训、推广、指导工作,提升产业发展科技水平,同时做好电商扶贫指导协调工作。

2、实施互联网+农业和互联网+乡村旅游行动计划。一是促进贫困地区有机绿色农副产品、生鲜产品的销售。在区域性电商平台开设有机绿色食品专营板块,通过网上下单、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方式,真正实现农产品网上直销。二是建立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展示吉安市的红色旅游资源、美丽乡村和古村落。在贫困乡村利用自身资源开展乡村农家乐、果蔬采摘、垂钓等休闲项目,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推广,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为贫困农民提供创收新途径。

 

五、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措施和建议

在构建互联网+特色产业发展和互联网+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贫模式下,通过加强政府扶持、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验区等形式,提出的措施和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政府扶持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助推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开展。政府积极举办和参与有关电子商务扶贫各项活动,提高贫困农民的信息获取、接收能力和利用能力;规范电子商务网站信息的采集,调动农民对农产品电商的兴趣;制定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政策,加快宽带和移动网络的铺设工作,尽快实现网络在吉安市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同时制定政策降低农民网络使用费。 

(2)加强电子商务中介体系建设。政府应大力扶持涉及电商扶贫的快递

业、交通运输、金融等行业,实现全程全网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和各类支付工具,充分利用现有规模物流企业优势,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积极解决农村交通不便、物流不发达和信息闭塞等问题。

(3)重点加快农村网点渠道建设。通过支持第三方平台加快网点布局,使网点能承载服务村包括网购、网销、生活配套、物流,金融等服务;推动一村一品建设,并以此带动村民致富;完善合作社品控溯源技术,品牌建设等工作。 

(4)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实行智力扶贫。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不仅是购买计算机教会农民上网那么简单,还必须有懂得操作、维护和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专门人才,而贫困农村地区开展电商扶贫活动的主要障碍就是农民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缺乏,因此加快电商人才培养、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显得非常重要。一是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利用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或其他电子商务培训机构的优势,建立电子商务培训基地,采用分期分批培训的方式,重点培训政府扶贫人员、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及农村籍大学生,让他们接受培训后在所在乡镇、村庄起引领、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指导当地农民掌握电商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实施电子商务扶贫人才订单式培养。建议在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农村电子商务订单班,由各级地方政府下达委托人才培养计划,人员毕业后回户口所在地主要从事扶贫工作。三是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全力支持经过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人员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或开办网店,主要经销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政府给予一定的创业经费补贴。

(5)积极对接涉农电商平台。充分发挥农业、商务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积极组织引导贫困乡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平台”等电商精准扶贫模式,有效衔接产需信息,促进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

(6)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对接帮扶计划。积极引导本地规模电商企业参加帮扶行动,实施“一企一村”,企业帮助贫困农村实施农产副品开发、技术援助、网络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7)支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吉安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为契机,支持吉安职院成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吉安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规划、发展路径,特色农副产品品牌策划、包装设计、营销策划等内容,对吉安市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

(8)充分发挥各地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作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产业园的有效资源,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维护、网络客户服务、特色农产品线下体验等功能,培育一批电子商务创业实体,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引导本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改变营销模式,对本区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电子商务扶贫发挥应有的作用。

2、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扶贫试验区,总结并推广成功经验。依照吉安实际情况,在总结前期电子商务扶贫的基础上,确定电子商务扶贫做得较好的地区作为电子商务扶贫的试验区和示范区。鼓励试验区加大投资,发展和研究电子商务,探索和实践电子商务扶贫的新路径和新举措,政府对试验区给予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解梅娟.电商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模式新探索[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6(02).

[2]     胡昌龙.基于“互联网+农业”的精准扶贫应用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3]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生态经济,2015(04).

[4]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2014(06).

[5]     刘解龙.经济新常态中的精准扶贫理论与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5(04).

[6]     刘冬梅,刘伟.秦巴山片区科技扶贫中心的选取及关键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4(08).

[7]     汪向东,王昕天.电子商务与信息扶贫:互联网时代扶贫工作的新特点[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5(04).

[8]    朱家瑞,起建凌.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模式构建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01).

[9]     洪勇.电商扶贫:农村扶贫新路径[J].经济,2016(01).

[10] 王知音,王明宇.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15(03).

[11] 孙昕,起建凌,谢圆元.电子商务扶贫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

[12] 卢迎春,任培星,起建凌.电子商务扶贫的障碍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5(02).

[13] 李鲁云,康念福,潘利.互联网时代电商扶贫致富大有作为[J].广东经济,2015(01).

[14] 李春光.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扶贫创新思考[J].当代经济,2015(13).

杜娟.互联网+扶贫,苏宁的新玩法[J].WTO经济导刊,2015(08).

课题组组长:刘晓安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组成员:廖萍、谭淑文、牟彤华、周媛媛、温婷

2016年11月

来源: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