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群众脱贫道路的探索 ——吉安县“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的实践和启示
来源: 市社联 2021-04-20 15:46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张之材

吉安县是国定贫困县。全县总人口约50万,其中,农村人口36.7万,“十二五”期间,有贫困村108个,占到全县行政村的三分之一,其中53个行政村被列入国家级贫困村。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7056户,55167人。如何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走上全面小康之路,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各地贫困县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时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指示精神以来,在省、市的领导和支持下,吉安县委、县政府与全县50万干部群众一道,牢记省委强卫书记对吉安县提出的“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头,不断创造新鲜经验,为农村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的嘱托,牢牢把握“找准工作切入点、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干部下乡带着干”三个关键环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创新机制,重点实施了“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亩横江葡萄、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工程,取得了比较好的扶贫效果,为贫困群众脱贫、贫困县“摘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主要成效

1、减贫速度逐年加快。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4004元提高到2014年的7233元,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7.88万人减少到2014年5.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20.9%下降到2014年的12.9%,平均每年减少2.67%。

2、贫困面貌大幅度改善。“十二五”以来,全县108个贫困村和移民村共投入1.3亿元,先后实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1410个,整治村庄190个,基本实现“五通三化”(即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有线电视,硬化、亮化、美化)。同时,通过“雨露计划”,实现了“培训一人,成就一人,致富一家”目标;进园务工贫困户均免费得到技能培训,年工资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参与井冈蜜柚、横江葡萄、肉鸡种养贫困户均得到系统的技术培训,基本达到每户贫困户有一人掌握了致富技能目标。

3、产业脱贫趋势明显增强。目前,全县1551户贫困户种植横江葡萄,户均2.8亩,亩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4556户贫困户种植井冈蜜柚,户均3.5亩,亩均收入约1万元;参与温氏合作养鸡的贫困户962户,户均1.2个鸡棚,每户每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8200多名贫困群众在园区务工,年均收入3万元。

4、扶贫开发成绩显著。至2015年初,全县贫困村成立了190个村庄整治理事会,108个贫困村成立了养鸡、葡萄种植等产业合作组织,0.9万户贫困户参加了各类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参与比例在30%以上。先后荣获 “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江西省扶贫开发先进县”称号。2015年6月9日,省委、省政府在吉安县召开了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强卫书记、鹿心社省长等省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各设区市委书记、市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各县(市、区)书记参加了会议。会上,强卫书记充分肯定了吉安县“四个一”产业扶贫是可复制、可推广、最具群众基础、最具带动能力的精准扶贫致富工程,认为“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致富工程,让贫困群众有了“摇钱树”、“聚宝盆”,值得全省学习借鉴。为确保“四个一”精准扶贫取得成效,该县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全省全文转发,要求全省25个贫困县依照执行,其它非贫困县参照执行。

二、主要实践

(一)精准算账,因户施策,四个一产业找准路子

近年来,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吉安县在对资源、投资、销售、效益、风险等要素进行反复比较后,全力推进可复制、可推广,最具群众基础、最具带动能力的四项精准扶贫产业,即井冈蜜柚、横江葡萄、肉鸡、务工,确保每个贫困户找到一个致富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每年有1万元以上的产业收入。

1、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井冈蜜柚是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的“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每亩可种植33株,盛产时约4000斤/亩,市场售价约3元/斤,亩均毛利润约1.2万元,净利润约1万元,具有投资小、效益价值高、易保存、风险小、房前屋后均可栽种的特点。该县把井冈蜜柚当作“富民强县工程”来抓,列为书记工程,由县乡村三级书记挂帅。一是突出发展空间的拓展。积极引导群众向空心村闲置土地进军、向撂荒土地进军、向荒山荒坡、稀疏残次林地进军,从而整合土地资源,拓展井冈蜜柚发展空间。永阳镇蒋坊村种植户蒋宣民前几年种植了10亩柚子,在2014年喜获丰收,产量达3万多斤,收入达1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23户农户种植蜜柚,面积达800亩,井冈蜜柚成为了蒋坊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二是突出产业链条的延伸。通过招引上海奕方、福圆食品等龙头加工企业,来实现一产的“接二连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增加农民收入。安塘乡赤陂村引进江西隆博鑫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产业开发主体,对产业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公司为农户种植井冈蜜柚提供管理技术、销售服务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农户参与井冈蜜柚种植,目前,基地首期完成井冈蜜柚种植面积5000多亩,其中,公司示范种植面积达4000亩、党员干部种植面积达140多亩、村民联户种植面积达800余亩。在大户和党员的带动下,39户贫困户参与井冈蜜柚种植,户均种植面积10亩。三是突出千村万户百姓的受益。采取房前屋后种植、免费送苗、每亩奖补400元等奖励办法,通过股份合作、反租倒包、合作经营、独立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来实现基地带农户、大户带小户,不断增加贫困群众的现金收入。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10万亩的井冈蜜柚种植加工基地,做到“乡乡有基地,村村种蜜柚”。目前,全县井冈蜜柚种植面积4.6万亩,千村万户老乡工程1.67万户,其中贫困户4556户,户均3.5亩,亩均收入约1万元。

2、一户一亩横江葡萄。横江葡萄于1999年由横江农民引入栽种,具有投资小(每亩投资约4000元)、效益好(盛产期约2500斤/亩,市场售价约4元/斤,亩均毛利润约1万元,净利润约8000元)的特点。为使之成为扶贫产业,该县全力打造10万亩横江葡萄种植加工基地,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市场营销”的“五个统一”服务,有效破解了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难题,促进了葡萄产业规模化发展。一是标准化生产。与中国农学会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指导,现场传授葡萄生产管理技术,解答种植户的疑难问题。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生态等自然条件特征,制定出台了适应本地葡萄生产操作的地方性技术标准,编辑了《横江葡萄栽培技术指南》,从建园到采摘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作出了具体的生产要求,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二是品牌化发展。注册了“庐陵横江”、“天华横江”等系列商标,先后被农业部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A级标准” ,获得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4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吉安横江葡萄节”,提升了横江葡萄品牌的文化内涵。2010年,该县荣获“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三是市场化拓展。抓好葡萄老品种选优,引进新品种,将鲜果销售期由原来的40多天延长到4个月以上。通过与步步高等超市实施“农超对接”等形式,主攻大中城市的大型连锁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实现鲜果直销。先后引进福园食品、奕鲜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发即食葡萄食品、浓缩果汁等葡萄深加工产品,实现葡萄鲜果就地加工转化,延长产业增值链条。目前,横江葡萄种植面积近5万亩,产值2亿元,覆盖19个乡镇、400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551户、户均2.8亩,亩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

3、一户一个鸡棚。该县2005年引进温氏公司,开始了规模化肉鸡养殖。以一户一个鸡棚(500平方米)计算,资金投入约4万元,人力投入约1.5个,每批出栏肉鸡5500羽,每羽净利润2.2元,每批收入约1.3万元,一年可养三批以上,年收入4万元以上。一是发展模式好。该县引进和依托吉安温氏、正邦集团等国家龙头企业,采取“公司+贫困户”的模式,以赊销记账的方式,推行提供鸡苗、提供饲料、提供疫苗、提供技术和回收全部合格肉鸡的“四提供一回收”模式,帮助贫困农户找到资金投入少、市场风险小、效益回报好的养鸡致富产业,最大程度地降低农户参与扶贫产业的门槛,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从事养殖过程中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的三大关键性难题。在对农村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由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帮助协调吉安温氏、正邦禽业,做好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合作对接,推动贫困户加入农企合作养鸡模式。二是综合效益好。贫困户除建鸡棚获得效益外,还可充分利用鸡棚周边荒地种植井冈蜜柚,通过“一个鸡棚一柚园”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既实现了对鸡粪的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几年后又增加了蜜柚的种植收入。目前,全县每年出栏肉鸡稳定在3600万羽左右,带动养户4000余户,其中贫困户962户、户均1.2个鸡棚,每户每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

4、一户一人进园务工。把智力扶贫、移民搬迁扶贫、劳务扶贫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大进园工程”,即职业技校办进园区、搬迁移民搬进园区、便民公交开进园区,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能够全部进园务工,实现“一人务工,全家脱贫”。一是把职业技校办进园区。把华忆职业学院办进园区,推行“订单教育”、“工学结合”模式。对贫困户子女就读南昌女职、华忆职教集团等中职技校,给予每人2000元补贴。组织“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到人,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既解决了贫困群众职业技能问题,又解决了园区企业技术用工难题。官田乡英村人钟惠丽,家庭贫困,2011年在县扶贫和移民办资助下,通过雨露计划参加南昌女职学习茶艺专业的培训,2013年毕业后实现就业,月工资达2500元。二是把搬迁移民搬进园区。把库区移民、深山移民和避灾移民尽量安置在工业园区,方便贫困群众进园务工。开展“欢乐春节家乡行”、“再就业援助月”、“企业送岗位下乡”主题活动,为移民进园区就业提供条件。移民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共搬迁4400余户19471人。三是把便民公交开进园区。县财政每年补贴360万元,开通了早上7点到晚上10点的公交车,把城区、园区和城郊并联在一起,让贫困群众“早出晚归”,实现工作家庭“两不误”。今年春节刚过,油田镇李美香参加培训后就到联创电声油田分厂上班,每月2300元工资,还可以天天回家照顾家里老小。目前,全县共有8200多个贫困群众在园区务工,每人每年务工收入3万元以上。

(二)精准发力,金融支撑,四轮驱动帮到点子

为了打通贫困群众发展横江葡萄、井冈蜜柚、肉鸡等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瓶颈,吉安县着力创新构建了担保贷款、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的“四轮驱动”金融支持模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无米”之炊,又解决其“后顾”之忧。

1、担保贷款。大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等担保贷款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致富宝”产业扶贫担保贷款试点,累计安排15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由县农村信用联社按1:8的比例放大贷款到1.2亿元,为全县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每户1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试点工作自2013年启动以来,先后为1525户贫困群众提供担保贷款,贷款金额达5876万元。

2、贷款贴息。按照“金融贷款、政府贴息”的原则,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用于扶贫贴息,按照贫困户每户10万元的限额,以基准利率为标准,据实全额贴息。比如:贫困户建鸡棚,政府提供10万元以内的无抵押担保贷款,全额贴息,还给予每平方10元钱的现金补助。同时,为了规避贫困农户养鸡风险,实行了养鸡产业保险,贫困户只要负担16%,其余由政府和公司补助。到2014年,累计为3100多户贫困户办理贷款贴息,贴息资金450余万元。

3、现金直补。对贫困户发展井冈蜜柚、横江葡萄等六大特色产业,安排资金实行差异化奖补。如对贫困户发展井冈蜜柚每亩奖补400元,种植横江葡萄每亩奖补1000元。截至目前,累计为7000余户贫困户奖补现金1600余万元。

4、产业保险。为了保障贫困农户发展产业不受天灾人祸影响,按照公司30%、个人16%、政府54%的投保比例,对横江葡萄、规模养鸡等产业,实行产业保险,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如横江葡萄产业,按每亩180元的标准进行投保,农户只负担30元,每亩葡萄理赔金额可达3000元。截至目前,共为2550户贫困户补助产业保险资金350余万元。

(三)精准帮扶,强化组织,四级联动保障脱贫

为使“四个一”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吉安县深化县、乡、村、党员干部“四级”组织保障体系,形成了《关于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决定》。

1、县级攻坚领导小组有力度。改变以往由分管县领导主抓扶贫工作的做法,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所有常委和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强攻工作领导小组。围绕市委“六大扶贫举措”,设立七个工作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县领导兼任组长和办公室主任,抽调7名优秀后备干部集中办公,每年预算5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

2、组建乡镇扶贫工作站有创新。在全县19个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设事业编制2个,县财政每年预算5万元经费,乡镇扶贫工作站受乡镇政府和县扶贫办双重管理,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兼任扶贫工作站站长,具体负责做好本乡镇精准扶贫日常业务工作,县扶贫办负责乡镇扶贫工作站的年度工作考核。

3、夯实村级基层基础有方法。从省、市、县、乡镇驻村工作队中集中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热爱基层工作,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干部到全县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使之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选派的第一书记严格落实记好一本“民情日记”、建立一本工作台账、给村级党员干部上一堂党课、形成一篇调研报告、办好一批实事、每季度书面向乡镇党委和选派单位汇报一次工作等“六个一”工作制度,确保真正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4、党员结对帮扶有举措。每位县领导挂点1个乡镇、帮扶1个贫困村、重点帮扶4户贫困户;每个乡镇组建一支扶贫工作队,每个帮扶单位挂点帮扶1个贫困村,每名科级干部重点帮扶3户贫困户,村组干部和一般党员重点帮扶2户贫困户。按照“一月一汇总、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一年一考评”要求,改革以往以贫困村为重点的考核指标体系,更加突出贫困户脱贫的考核权重,重点考核各乡镇年度贫困人口减贫数量、贫困人口收入增幅等情况。

三、主要启示

1、精准识别是因户施策扶贫的前提,解决要扶谁的问题。贫困监测识别体系建立时间滞缓、部分基层干部畏难心态、部分群众素质偏低不予配合,是长期以来难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主要因素。而贫困人口的无法精准识别,直接导致了对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扶贫资金项目针对性不强、扶贫效果不明显。该县把识别权交给群众,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公正。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将贫困户划分为“一般贫困户、贫困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种贫困户类型,制定了因户施策的扶贫举措,即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一类贫困户(一般贫困户,共9362户33948人)、二类贫困户(低保贫困户,共2436户7786人)的贫困户,分别施以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和劳务扶贫,促其增收脱贫致富。而对老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三类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共5258户13433人),则施以提高低保水平、提高医保标准等保障性扶贫。

2、选准产业是造血式扶贫的路径,解决往哪扶的问题。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启动自身“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多年来,把扶贫资金当“胡椒面”撒,很难达到扶贫效果,必须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该县一直在艰苦探索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但或因投入太大无法继续,或因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风险较高,或因不适应当地土壤气候实际难以存活,而先后成效不显。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分析之后,终于选择井冈蜜柚、横江葡萄、肉鸡养殖以及进园务工,作为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好、风险小的扶贫产业,向贫困户推荐并予以大力扶持。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金融扶持是激发内生力扶贫的法宝,解决怎么扶的问题。资金短缺,特别是金融扶贫资金的紧缺,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一大掣肘。扶贫如何精准发力、扶到点子上、刀刃上?该县创新了“四轮驱动”的金融扶持模式,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充分调动了贫困户参与产业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立担保基金帮助贫困户贷款的同时,对发展井冈蜜柚、横江葡萄等特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予以现金直接补助。特别是创新实施产业保险制度,采取公司、个人承保、政府补贴的办法实施产业保险。保险金额方面,公司、政府出大头,种养户出小部分,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户减轻因天灾等造成的损失,增强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4、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是长效扶贫的保证,解决可持续扶的问题。精准扶贫,如何分级负责、由谁来扶、扶得好坏如何考核奖惩、如何保证不是“一阵风”?该县从“不让一个老区群众掉队”使命感出发,全面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在县、乡镇、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四级联动”的精准扶贫攻坚活动,高位强势推动。“四级联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规范了扶贫工作、建立了扶贫工作的长效机制,从组织领导、机构组建、队伍建设、基础建设、考核奖惩、财政投入等作出了规范,予以全方位保障,确保每年减贫1.8万人、三年内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的扶贫目标可以实现。吉安县的这种加强精准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做法是有效的,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全省予以推广。

(作者系中共吉安县委书记)

来源: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