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报告】 贫困村的美丽嬗变 ——关于江西省万安县罗塘乡村背村扶贫调研报告
来源: 市社联 2021-04-20 15:45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根据中宣部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的有关部署,本调研组深入万安县罗塘乡村背村,就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干部帮扶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与乡村干部、驻村扶贫干部和贫困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我们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以来万安农村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对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新的启示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万安县罗塘乡村背村是国家“十三五”贫困村,该村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万安暴动”策源地、“江西革命三杰”之一曾天宇的故乡。

曾经的村背村属于典型的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人均收入低的贫困村,2014年,还曾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村共有16个村小组、10个自然村,747户农户2551人。山多地少,耕地面积2795亩、山地面积5200亩、水面108亩。全村无主导产业,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共有建档立卡扶贫户61户230人,因病、缺技术、因学致贫各占36.9%、32.6%、14.3%。

自脱贫攻坚行动以来,村背村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凝聚帮扶力量为抓手、以发动人民群众为基础,村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扶贫产业遍地开花,干群关系和谐融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6.7%降低到目前的0.038%,2017年,村背村成功摘掉“贫困帽”,并荣获全市党建示范点、全市“六好”党组织、万安县“脱贫攻坚优秀村”等多项荣誉。

二、做法与成效

(一)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吹响脱贫攻坚号角

1.加强组织建设。“工资发不出,一年光垫生猪税就要一万多元。”干部没干劲,支部没战斗力,这是过去村背村村的真实现状。村背村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村两委干部的党性教育,严肃工作纪律,改善工作作风,全体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作好表率。推动成立村民理事会,落实好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制度。实施党内关爱工程,经常对老党员、老村干部等进行关心照顾,先后培养发展了4位年轻党员,进一步充实了党员队伍。注重红色基因的传承,经常性开展“万安暴动”“革命英雄曾天宇”等红色文化的学习、实践,锻造出一支浸染着红色基因的干部队伍。中国瑞林公司以挂点扶贫村作为党建实践点,分批分组安排党员赴村背村开展“微心愿”“扶贫采购”“红色教育”等党建活动20余次,同时指导提升了村背村的党组织建设能力。

2.改变村委会面貌。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过去的村背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甚至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也没有,更没有基本的办公设施。“院子杂草丛生,根本不能住人,村委会十天左右不开门办公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是2015年驻村第一书记余亮良初次踏入村背村的第一印象。帮扶单位中国瑞林公司出资10余万元,按照优秀村党组织“七化”标准,对村级党建阵地改造提升,硬件条件大幅改善,村委会切实成为了为民办事的场所。对整栋办公场所进行了维修,添置了空调、电脑、办公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村委会的整体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变,同时也一改村党支部在群众心中的印象。

3.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后投入90万元建立了2个光伏发电站共140KW,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收入。帮扶单位中国瑞林公司、吉安市农商银行出资110万元,建立蔬菜加工厂,由村党员带头、农户参与发展萝卜干、菜头干等蔬菜加工产业,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组建成立了农业公司,资金由帮扶单位瑞林公司投入,公司重点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仅2019年销售农产品金额达27万元,每年至少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得到不断壮大,有效解决了“没钱办事”的难题。

(二)以凝聚帮扶力量为抓手,落实各项扶贫政策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是以前村背村的真实写照,现如今,走进村背村,民房整齐划一、道路宽阔整洁,村背村已实现了村主干道和入户路100%硬化的目标。近年来,村背村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凝聚各方帮扶力量,统筹推进各项扶贫工程,细化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

1.美丽乡村如画来。村背村曾家组是革命英雄曾天宇的故乡,以前,村子里杂房危房多,破败不堪,村里老人说:“随脚都能踩到牛屎”。近年来,中国瑞林公司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免费为村背村曾家小组规划设计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拆危旧、留乡愁的理念,打造了一个融入红色基因的特色村庄。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红色休闲旅游+脱贫攻坚”的模式,努力将村背曾家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点和旅游扶贫帮扶示范点。仅设计费一项,中国瑞林公司就免除了包括康克清故居、曾家等4个自然村点的有关费用100多万元。5年来,村背村整合资金546万元,全面完成23个村庄整治项目建设任务,村背村所有村庄面貌实现了美丽蝶变。

2.倾情帮扶结硕果。扎实的帮扶工作,换来的是丰硕的扶贫成果。由中国瑞林公司、市农商银行、县科技局、县科协等4家帮扶单位、14名帮扶干部,倾情开展帮扶工作,有力推动了产业、教育、医疗、保障、安居、就业等扶贫工程的落地见效。中国瑞林公司投入14万元帮助村里建设了60亩的井冈山蜜柚基地,并成立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根据当地农户的种植传统,中国瑞林公司和吉安市农商行共投入40万元建立蔬菜加工厂。2017年,中国瑞林公司又投入5.1万元,建立以村为主导的农业公司,对农为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每年帮助村民销售70多万元农产品。尤其是自2015年起,中国瑞林公司的余亮良、王益民、金平就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有的时候一两个月不能回家,村干部都主动劝他们回去一趟,真让人感动了。”村党支部书肖立新如是说。针对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帮扶单位中国瑞林公司和吉安市农商银行还结对帮扶了14名贫困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干部的倾情帮扶、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地,凝聚了各方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系统工程,凸显了我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3.干群关系鱼水情深。过去,群众见到干部就躲。躲的原因是村干部又来收农业税、生猪税了。现如今,见到干部是请,请进家门喝茶、吃西瓜。如此大的转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干部作风的转变、村民观念的改变以及以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比如,村两委在征集村民意见时,了解到村庄上因为缺少路灯,不方便出行。于是,中国瑞林公司投入20万元在全村安装64盏太阳能路灯,得到了村民的连连称赞。2017年,由于信息不对称,村背村村民种的西瓜严重滞销,第一书记余亮良在了解情况后当即向公司领导汇报,得到单位鼎力支持,一次性帮助乡亲们销售西瓜6万多斤,扶贫干部的真情帮扶换来了乡亲们的真心认可。

(三)以坚持人民为主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群众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益者,如何发挥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成了帮扶干部们面临的难题。

1.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穷亲、交朋友”活动,并坚持每月2次走访每一位贫困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激发内生动力。全村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脱贫先进户评选或“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脱贫主动性和积极性。

2.提升群众获得感。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基层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等措施,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那些日子,不知怎么过来的?幸亏有了党的脱贫政策,有了党员干部的帮扶,才有了当前的幸福生活。”村民曾造华如是说道。他的孙子不仅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靠着一股拼劲,曾昭华夫妻俩还种了8亩地,涵盖了冬瓜、花生、萝卜等,今年上半年靠种地就增收1万多元。瑞林公司还自行出台帮扶制度,由公司党员干部自愿结对助学,承诺义务教育阶段给予生活补助费,全村仅首批享受该政策的孩子就有14位。

三、存在问题

(一)人才引进是短板。虽然近年来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基础条件、就业机会、务工收入等方面与城市仍有巨大差距,缺乏年轻人展示才华的舞台,村里难留人,更难留住优秀人才,实现人才振兴还任重道远。

(二)乡村旅游待提升。虽然村背村红色文化、旅游初具雏形,但知名度、规模效应仍存差距,在进一步做精做细红色旅游,扩展消费市场方面,仍有文章可做。

四、启示和建议

我们认为村背村的未来发展应立足本村实际,寻找具有村背村特色的发展之路。一是紧盯红色基因传承,秉承跨越时空的红色革命精神,以美丽乡村为契机,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文章,出台更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纳更优秀的人才服务群众。二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挖掘生态村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文化底蕴,提升实现乡村振兴的底气。加大宣传推介、做强品牌,需深耕细作,擦亮红色旅游品牌。结合当前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拓宽思路,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朝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向前。

来源: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