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高龙:闲置田里铺富路 “黑宝贝”助力产业扶贫
来源: 中国江西网 2019-09-19 09:04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江西麓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高龙

恒温大棚里的菌包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彭晓华、曾庆扬、曾学涵摄影报道:近几年来,在吉安县油田镇的冬季,那些原本是闲置的地里却呈现了一列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的“棒子”,有不少村民在悉心地照料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些“棒子”是种植黑木耳的菌袋。而引导村民们种植黑木耳的,就是返乡创业的优秀代表、江西麓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高龙。其所创立的公司定位于乡村,紧密结合“三农”发展,打造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辐射带动了周边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农业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返乡创业 黑木耳产业助力脱贫

2016年,为了响应吉安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的号召,帮助乡亲脱贫致富,土生土长于吉安县的肖高龙,带着自己多年来钻研积累的黑木耳种植经验和技术团队,来到了吉安县的油田镇,在该镇江下村建起了120亩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帮助江下村按照“支部引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贫困户全覆盖”的模式,成立了该镇首家黑木耳种养专业合作社。

肖高龙告诉记者,公司落户油田镇之初,就确立了一整套产业帮扶计划,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进行扶贫,将公司、合作社和贫困户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全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前期,通过赊销菌包给贫困户,长期派技术员去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和培训,并以保底价回收干品。同时,还优先聘请贫困户去基地务工的方式,让贫困户在当年种植当年就有收益,除去务工工资,每亩纯收入约5000元左右。

江下村贫困户彭雁群,一家5口人,两个小孩一个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中,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自从公司落户江下村后,他就承包了3亩地种植黑木耳,除正常开支外,每亩纯收入可达5500元,一年下来产业总收入可达1.6万元。另外,夫妻俩还在黑木耳合作社里务工,收入也有近万元。去年,彭雁群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亩地,收入又提高了1万多元。2016年底,江下村70户贫困户就全面脱贫摘帽了。

农民增收 产业规模飞速发展

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如今,黑木耳产业在吉安县获得了蓬勃发展。2017年,肖高龙将公司总部搬迁至油田镇,并陆续在油田村和板陂村建立了种植基地,同时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为2000余亩。2018年,油田镇全镇23个村级种养专业合作社均入股了黑木耳产业,在全镇掀起了种植黑木耳的高潮,种植面积达3000亩。

在南方,黑木耳是在冬季种植,俗称冬耳。冬耳的种植模式是在传统水稻种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冬闲的农田,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更不与农争时,使冬闲田变成了生钱田。黑木耳种植一般在中秋过后就开始下田,到了次年的4月中旬可以采摘,有效提高了当地农田的利用率。收获后,基料可就地还田增进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实现循环利用,既不耽误水稻生产,又能增加农户收入。此外,该公司在黑木耳产业扶贫过程中,技术指导和销售兜底双管齐下,几乎以零风险的方式盘活土地为村民们增收,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创收。正因为有这样的特性,黑木耳种植成为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肖高龙表示,自从在油田镇落地以来,产业良好的经济效应充分调动了当地村民工作的积极性,如今,油田镇已经成为了全省最大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在未来3年,该公司计划将种植范围延伸至油田镇全部行政村,规模扩大到上万亩,并努力辐射带动吉安县北路片的乡镇,着力打造一个集种植、采摘、观光、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黑木耳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扶贫产业带。

无菌车间内的生产设备

村民们在田间采摘黑木耳(肖高龙供图)

推进“北耳南移” 重视技术与人才储备

黑木耳既是一种天然补血食品,也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被称为食品界的“阿司匹林”。但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因素,以前黑木耳主要种植在北方,现在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北耳南移”的可喜变化。而黑木耳在南方的种植成功,也离不开肖高龙坚持不懈的努力。

2013年,肖高龙在萍乡创办了江西武功山食用菌有限公司,第二年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在黑龙江从事20多年种植黑木耳的技术老师吕福林,于是他便萌生了在南方种植黑木耳的念头。

但吕福林告诉他,南北的气候、水质等条件都不一样,想要在南方种植黑木耳,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而且失败的可能性非常高。但肖高龙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了种出与北方一样,甚至更好的黑木耳来的信念,正是有了这份“倔”让他成了在南方成功种植黑木耳的第一人。

黑木耳种植除了要求环境无污染外,关建在于菌包的生产质量。黑木耳菌包以稻草、木屑等作为原材料,通过称量、拌料、装袋、灭菌、冷却等一系列步骤完成接种,再上架进入培养管理,检查后才能下架、打孔下田,使用完以后,还可以成为田地的肥料被吸收。

为了确保生产成功,肖高龙专门打造了无菌净化车间,员工进行菌包接种作业时,都必须穿洁净服通过风淋室清除灰尘后才能进入。为了解决南方温差大对菌包制作的影响问题,公司技术总监吕福林结合南北方的差异,开创了黑木耳室外大棚套袋养菌方法,大大提升了菌包成活率。

肖高龙表示,人才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目前,公司正尝试与江西农业大学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们提供实习岗位,努力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并提供优质的薪资待遇鼓励其留在当地发展。

向下游深加工延伸 坚持做公益事业

虽然自己的黑木耳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产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广阔的。肖高龙表示,下一步,他的公司将会加强农副产品朝深加工方面发展,研发黑木耳桃酥、黑木耳饼干、黑木耳面条、黑木耳糖等深加工产品,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辐射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此外,公司还将建设3个恒温大棚,棚内种植可食用可观赏的蔬菜、鲜花、瓜果、食用菌等,同时将培植好的榆横蘑、元蘑、猴头菇、灵芝等菌种,另植入20亩原生态林地,供游客观赏,大力推进农业旅游观光。

一个能人带动了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就造福了一方百姓。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肖高龙始终坚持发展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公司每年都会捐资数万元,用于奖励油田籍高考学子和慰问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还不定期举办多场黑木耳技术培训,为有种植意向的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肖高龙说,将会加大产业扶贫的宣传力度,以及加大对贫困户正面宣传教育力度,实施“扶志工程”,引导贫困户树立“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让贫困户真心想脱贫,真心想致富,充分激发其自身的“原动力”。同时,还会大力引导社会力量来真心去参与扶贫,真正地帮扶脱贫,在社会上形成“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