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 精准施策 泰和以品牌建设助力产业扶贫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9-05-28 08:30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吉安新闻网讯(罗善平、黄祥光)近年来,泰和县立足本地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大力培育泰和乌鸡、肉牛、湖羊、井冈蜜柚、绿色大米、有机蔬菜等农业特色品牌,通过推行“品牌+经营主体+贫困户”等带动模式,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走出了一条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产业精准扶贫路。

品牌+合作社+扶贫。肉牛是泰和的优势产业,为了提升肉牛产业发展水平,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该县制定了《肉牛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统筹资金600万元,按照政府提供资金、合作社购牛、贫困户领养、统一回收、保险金额补贴的模式,从全县贫困户中筛选了600户符合条件、有养殖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作为领养对象。县扶贫办按每头牛提供1万元流动资金,委托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幼牛,饲养到6个月以上,并统一给领养肉牛购买养殖保险,打好疫苗后,再由贫困户进行领养,待养殖到成熟期后,合作社按协议价进行收购。每户贫困户领养1头肉牛,6至8个月养殖利润可达2500元,而且还可以继续循环领养,实现持续增收。既有效解决了贫困户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提升了合作社规模化养殖效益,实现双赢。

品牌+基地+扶贫。万合镇华盖山村被列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该村村民朱建华看好湖羊市场发展前景,2015年在村里投资建立嘉铭牧业养殖基地,通过自己潜心实践钻研,摸索总结出一套“牧草——养羊——粪便——牧草”循环农业模式。按照有机标准化技术组织生产,申报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了产品品质,品牌效应打通了市场渠道,产品供不应求,基地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到2017年出栏湖羊4000多头,纯收入达120万元。朱建华致富不忘村里的贫困户,采取“基地+贫困户”模式,2018年吸纳19户贫困户以直补资金入股参与湖羊养殖基地经营,并签订分红协议,当年底入股贫困户户均分得红利2000元,贫困户还在养殖基地做季节性零工获得劳务收入。

品牌+产业园+扶贫。该县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针对蔬菜生产周期短、市场容量大的特点,把有机蔬菜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招商引资,在螺溪镇建立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园区按集“蔬菜种植、种苗繁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知识科普、农民返乡创业指导、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模式进行高标准打造。通过建园区、抓示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建立10个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园区(基地)经营。目前,全县有近400户贫困户参与发展有机蔬菜产业,户均年可增收3000余元。

品牌+致富带头人+扶贫。该县注重农村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致富的“土专家”“田教授”“种养能人”,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带领贫困户发展品牌农产品生产脱贫致富。如澄江镇泰和乌鸡养殖大户彭建军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每年免费提供1.5万只泰和乌鸡苗分发给375户贫困户饲养,并为养殖户配送饲料,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使贫困户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