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城市的幸福底色———峡江县精神文明建设引领和谐新风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8-05-14 09:14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曾双全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5月2日,网友“ZZ”朋友圈的一则微信,温暖了整个峡江城。清早起来,发现停在楼下的小车被撞,但雨刮器下压着一张留有电话号码的致歉信,让她非常感动。此事发到朋友圈后,引来赞声一片。

近年来,峡江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共建共享,大力建设崇德向善、和谐宜居的文明县城,城市品质和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城市的幸福底色越擦越亮。

好人文化 培育道德沃土

“这位姐姐叫曾菲菲,家里非常贫困,但她努力读书的同时,开荒种菜养活一家人……”5月8日,在锦绣湖湿地公园散步的市民王安平正在给孩子讲述好人文化长廊里的小故事。如今,在峡江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单位庭院,随处可见好人文化长廊,身边好人榜,成为该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发掘好人故事,培育道德“沃土”。该县广泛开展“感动峡江”人物、“我身边的好人”“名医名师名校长”“十大诚信车主”“孝顺公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推荐、评选活动,深入发掘“峡江好人”背后的故事,将他们的事迹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报纸、电视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刊播,写进“道德讲堂”的教案,在玉峡大地传扬。同时,把树立推广先进典型与关心爱护先进典型结合起来,对“好人”予以表彰,引领全县上下学好人、做好人。勇救落水儿童的记者陈金赣、一诺一生的集报老人毛本义、不离不弃照顾妻子33年的龙茂文……精心耕耘的道德“沃土”上,一批批好人不断涌现。

志愿服务 铸就文明高地

在峡江,有这么一群人。春运出行高峰,他们在汽车站、火车站值守,帮助旅客提包抱小孩;五一、国庆假期,他们来到玉笥山景区,捡拾垃圾,劝导文明;他们走进敬老院、学校,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他们身穿红马甲,头戴红帽子,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

积硅步以致千里,积小善而成大行。该县成立峡江县志愿服务领导小组,组建峡江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搭建以县文明办为核心的平台和县、乡镇、社区、县直单位四级服务架构,并制定出台《峡江县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峡江县志愿者网上注册管理办法》,对全县的志愿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精心打造“玉峡V爱 温暖叩门”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策划开展“情系祖国未来、关爱留守儿童”“爱我玉笥山、保护赣江河”“情暖农民工”“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有志愿者服务队213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9个,党员志愿者、环保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慈善义工20316人。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98次。

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

巴邱镇荷林坑村每年举办集体升学宴,孩子考上大学的家庭凑在一起宴请全村村民,来客不需随礼,既避免了浪费,更营造了求学赶超的氛围;马埠镇上盖村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定红白喜事每桌标准不超过300元,有效制止了奢侈攀比的不良风气,受到群众点赞……在峡江,“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风俗之变,难在开端,重在坚持。为助推移风易俗新风落地生根,峡江将党员干部作为移风易俗的重点,借助中央八项规定等“硬”性政策规定和村规民约、村情民风等“软”性道德约束,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一树两强”主题活动,要求党员干部亮身份、树旗帜、做表率,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并出台党员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在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教育引导亲属、朋友及身边群众自觉抵制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炫富攀比、天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村民在新事新办中节约了资金、得到了实惠,自觉拥护参与移风易俗,形成了人人抵制陈规陋习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