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江西2018】谢仕发:病倒在脱贫一线的“郎中书记”
来源: 中国江西网 2018-03-02 11:01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谢仕发走访慰问贫困户

谢仕发为村里困难群众看病

中国江西网吉安讯 记者周茜、通讯员李建攀报道:1月16日,螺田镇枫树陂村的支部书记谢仕发永远地走了,留下了继续为脱贫摘帽奋斗的全村百姓,留下了失去顶梁柱的家人。在枫树陂村村委会信息公开栏里,张贴着谢仕发书记学习十九大精神的心得体会,谢仕发这样写道:“历史的航道上总有某些重要的节点,犹如高高耸立的灯塔标示出历史前行的方向”。任枫树陂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这位奋斗在脱贫一线的村支书,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枫树陂村一点一滴的进步,12年如一日,直到生命的尽头。

他让贫困村脱胎换骨

枫树陂村位于螺田镇北部,属于吉水县和永丰县的交界地段。全村辖12个自然村,256户,1112人,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种植,2010年以前,村里到处都是“水、泥”路,落后的交通一直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2010年,枫树陂村被确定为“十二五”贫困村。

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谢仕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村民摆脱“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状况,为了早日将贫困村的帽子摘下,谢仕发怀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坚定信念和强烈责任感,全身心扑在新农村建设上,从此,枫树陂村便开启了变化之旅。

在村里当干部,工作压力大,群众又不理解,除了要长期做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外,还要吃得亏、受得气、挨得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田地纠纷和宅基地纠纷等,在修路征地时还会有群众的阻挠。群众情绪激动就指着他鼻子骂,而谢仕发不急不争更不反击,等村民骂累了,火气过了,再推心置腹地做思想工作,讲道理摆事实,最后化解村民矛盾,得到村民支持。为了村里的通组路、通户路修建,他凭着倔劲、闯劲和韧劲,一次又一次跑县城,找部门,厚着脸皮,赔着笑脸,倾诉苦衷,通过“化缘”争取项目资金。资金衔接不上的时候,他还常常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分钱来垫资,支持村里道路的建设。他几乎每天都会去施工地帮忙,只为省下一点人工费用,多搞一些村庄建设。村民们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纷纷投资投劳。在他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当地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经济条件有了一定改观,让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螺田镇枫树陂村贫困户李作财说:“我非常感谢他,也非常想念他,不管是早与晚,打个电话他就来了,每个月都要来好几次。”如今,枫树陂村已经脱胎换骨,四季常青的绿树、纵横交错的公路,昔日低矮、杂乱的土坯房不复存在,一栋栋新颖别致的新房错落有致。贫困的枫树陂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满溢幸福。

如今,枫树陂村已经脱胎换骨,清澈见底的河水、四季常青的绿树、纵横交错的公路,昔日低矮、杂乱的土坯房不复存在,一栋栋布局整齐、新颖别致的新房错落有致。贫困的枫树陂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满溢幸福。

他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里的基础设施搞好了,但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脱贫将成为一纸空谈。脱贫,首先要找到“穷根”。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因病致贫、缺少劳动力……一户户贫困村民的现状,让他一阵阵心疼。白天,他走村串户做调查,了解村民所需所盼。晚上,将征求来的意见逐条梳理,整理成台账,寻求解决方案。谢仕发和村“两委”成员经过广泛调研,决定在村里发展毛竹产业,以产业发展引导村民彻底脱贫。

谢仕发儿子谢志华说:“他自从在村里面担任村书记职务以来,每天都是很晚回来,晚上又要给人家去(看病),一些老表出门不方便年纪大的,人家去医院也不方便,(我父亲)就到病人家里去给人家打针。”

说干就干,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谢仕发带着村“两委”成员四处取经,跑项目。在他的努力下,枫树陂村于2014组建了毛竹产业合作社,通过采取林地、土地入股的方式,吸收全村19户贫困户参与,投入生产后优先招聘贫困户从事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

直到他倒下住院,谢仕发在扶贫路上从未停止脚步。或走访慰问、或宣传政策、或指导产业、或帮做农活、或摸底调查...…一直都有他的身影。枫树陂的发展,是他的追求;贫困户的脱贫,是他的使命。在村委的十二个年头里,谢仕发始终带着感情工作,也获得了群众的热情拥护。如今,他依然躺在医院,我们只能为他默默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