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主动退出低保的背后——从史小六的脱贫故事看永新脱贫攻坚“志智双扶”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7-12-10 09:37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颜小明、记者郭文宇、周玉莲

“当贫困户、吃低保不是光荣的事,生活改善了,退出低保是应该的。”2016年已脱贫的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村民史小六,在今年“双11”向村委提交了不再享受低保政策的申请。这个穷了大半辈子的中年汉子,通过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志智双扶”,靠自己勤劳致富,走出了贫困的阴霾,迎来了生活的阳光。这也是永新县“志智双扶”精准发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缩影。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勤———“懒,就该穷一辈子”

“一年租金5000块,还不如直接发钱。”10月26日,在中村大棚果蔬基地“反租倒包”动员会现场,一些贫困户的积极性给村第一书记胡木根浇了一头冷水。

“反租倒包”是当地推出的一种新型产业扶贫模式,农户把土地流转企业,企业建造大棚,政府利用产业扶贫资金租赁,再由贫困户种植,企业提供育苗、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及产品销售。

模式好,前期试点也有效果。这个月,驻村帮扶单位筹了资金,租下28个大棚,可有贫困户就是不愿意,怕亏本,更怕吃苦。

马上就要入冬,瓜苗再不种下,就要耽误春节上市。眼看动员会陷入僵局,一个声音响起。

“不想种的都要种,懒,就该穷一辈子!”说话的叫史小六,年初他通过“反租倒包”种了两个棚的西瓜,收益颇丰。史小六现场跟大家算起了自己的收入,大家这才没了言语。28个瓜棚顺利分下。

“最怕贫困户没志气。”在村里呆了两年,宣传部驻村工作组组长李忠佳非常清楚当前的脱贫“障碍”。

扶贫先要扶志,扶志是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战役,其中最难的,莫过于清除一些贫困户“慵懒散、等靠要”的思想。

培育脱贫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是永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的好办法,史小六无疑是在中村最好的脱贫典型。脱贫有思路,攻坚有门路———“散,就对不起政府”

两年前,史小六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从2008年患上严重的腰椎盘凸出起,这个正值中年的汉子,整整在家歇了7年,靠着妻子种着的两三亩薄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

治疗费用、三个女儿的学业、建房的负债压得史小六透不过气,原本开朗的史小六日渐沉默,有时在村里碰到熟人都会绕道走。

2014年,脱贫攻坚加快实施,全县上下为脱贫摘帽干得热火朝天,史小六一家被评上了村里的贫困户。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看着整日在村里忙前忙后的干部,史小六寻思着,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多去找点零工做,能赚一点是一点。

“脱贫要有思路,蛮干摆脱不了贫困。”2016年,永新县设施农业在中乡果蔬基地建成投产,与史小六结对帮扶的乡党委书记郭页发上门劝道。

去基地学习种瓜技术是乡里给史小六的思路。技术不难,劳动强度也不大,只要不懒,脱贫的路就在脚下。史小六动了心,夫妻俩来到基地,边学技术边打工,当年就增收5000多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永新县迎来兑现脱贫摘帽“军令状”决胜之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史小六尝试“反租倒包”种了两个大棚。

“乡政府和帮扶单位出了租金、种子肥料,基地提供技术指导,再不勤快点,就真对不起政府了。”史小六介绍,今年收成好,光夏天卖瓜就赚到了13000多元。

“今年小六还当上了‘老板’呢。”听到史小六盘算自己的收入,“老朋友”李忠佳也甚感欣慰。

当上“老板”得益于永新推行的金融扶贫政策,针对贫困户无钱发展产业问题,该县推出“财政惠农信贷通”担保贷款,由政府贴息,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在中乡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传统,4月份,史小六瞄准商机,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在县城城郊开了家榨油坊,生意红火。致富引擎好,发展后劲足———“干,帮忙一起脱贫”

“好政策、好干部和自己的勤劳。”今年9月份,在该县脱贫攻坚南部战区工作推进会上,作为脱贫户代表,史小六以“我家的幸福生活之源”为题,分享了自己的三大脱贫“法宝”。

史小六一家的幸福生活是永新大力推进“志智双扶”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该县通过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引导进入园区务工、加大技能培训、开展脱贫典型宣传等方式,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受史小六影响,在中乡已有低保对象22人同意自行退出低保政策享受。

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中,该县推行以党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四群联创”基层发展和治理模式,鼓励村“两委”干部领办合作社,健全村组合作社、乡镇合作联社、县综合协调机构“三级”架构,采取委托帮扶、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方式,抱团发展绿色蔬菜、种桑养蚕、珍稀楠木、井冈蜜柚“四个千万工程”等富民产业,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目前,“四个千万工程”已带动全县3万农户增收致富。

“明年想带着大伙再多种几个棚,脱贫要念党的恩,我家脱贫了,我也想帮助还没有脱贫的人家一起脱贫。”谈及来年的打算,史小六踌躇满志。

短评精神的力量是脱贫的依仗

□涂宏

世界上的力量有很多种,精神的力量是其中最具魅力的一种。精神的力量是脱贫的依仗,有了这种力量,脱贫才更有希望和保障,这已经被无数贫困户的脱贫故事所证明,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村民史小六脱贫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从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到摆脱贫困,到主动退出低保,史小六自强不息的形象让人感慨万分。正是因为有着依靠自己劳动摆脱贫困的强烈意愿,史小六才从不理解不参与政府帮扶,到在扶贫干部说服下,参与到脱贫产业中来,从而摆脱贫困,再到主动退出低保。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这话的确有道理。等靠要等不来富裕,只有用汗水才能换来幸福。《国际歌》中说“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脱贫也一样,要靠广大贫困户自己。当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也很重要,但是没有自身的精神,既穷又懒,就只能沦为“扶不起的阿斗”。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经常说坚定信念,信念就是精神的力量。中国革命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能够取得成功,我们的先烈们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依靠精神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苦干实干,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果。精准脱贫也是如此,只有激发贫困户们的精神,让他们充满脱贫志向,才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