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 | 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吉安市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综述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7-02-13 09:5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3

2月8日,吉安县敦厚镇南街村的村民忙着收割含苞待放的百合花准备发往南昌。情人节将至,该村的百合花喜迎丰收。为帮助当地贫困户增加产业收入,吉安县因地制宜帮助86个"十三五"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富民产业。胡颖、记者曾謇摄

□本报记者肖莉华

又是一年春来时。赣江两岸春潮涌动,井冈上下春色满园。

一年前,也是大地飞春之时。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视察指导,提出“坚持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殷切嘱托。

春风送暖绿井冈,繁花似锦秀满园。一年来,全市农业战线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安、井冈山为强大动力,凝心聚力,精准发力,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布局、统领全局,培育新功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描绘出一幅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的美好画卷,不断迈出吉安决胜全面小康绿色崛起的新步伐。

“量”“质”转变 擦亮绿色金字招牌

绿色“福地”熠熠生辉,金字招牌不断擦亮。吉安之绿,绿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更绿在立足长远的机制建设。围绕“绿”字做足文章,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和空间格局,我市加速推动农产品生产从“量”向“质”的转变。

转变,来自于思路的转变。伴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转变。这一新常态,带来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不能再重“量”,必须甩开“拐杖”趟新路,我市正走出一条现代农业更可持续、更合理的发展新路径。

———我市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优化农业结构,适应人们消费领域的新特点、新要求,实现新常态下消费与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各级农业部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单纯追求产量的倾向,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去年,我市启动了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对贯彻落实“十大行动”提出了具体要求。

———先后组织制定了《狗牯脑茶》《泰和乌鸡》等国家、省、市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规程;创建了蔬菜标准园24家,茶叶标准园16家,农业部授牌的“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家、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39家、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1家,位居全省之首,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4家,经农业部认定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监测面积达95万亩;规范了绿色健康养殖行为,逐步取消水库养殖承包,推行水库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市所有水库水质逐步达到Ⅲ类水以上标准;实现了化肥农药零增长,对农产品产地土壤进行全面体检,突出了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提升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和供给能力,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绿色崛起。”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统建并举 改革育出新动能

不破不立!

欲破必先统。我市统筹布局,着力“统”字做文章,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我市通过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补短板等方式不断加大农业供给侧改革力度。开展了撂荒耕地清查,推动特色富民产业或其他高效经济作物发展。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贡献率,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大力推广了13个粮油生产主导优势新品种,确立发布了水稻主导品种14个;在井冈山、吉安、泰和、吉水4县(市)和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地开展了“彩色水稻”试种示范50亩以上,禾苗移栽时设计出了“中国梦”“世界珍禽泰和乌鸡”等图案,推动了粮食生产与休闲观光融合发展,实现了大米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大跨跃。

欲立须重建。我市积极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绿色农业示范区,强化绿色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全市共获“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产品6个,“江西省著名商标”或“江西名牌产品”66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总数268个,认证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经农业部认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监测面积达95万亩。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融合发展。以促进农产品销售为主和方便工业品下乡为辅相结合,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站点建设,在13县(市、区)建设10个以上益农信息社,在全市新发展各类农产品电商(企业)平台近百个。

善战者,求之于势;势至者,譬如破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成为我市加速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一年来,全市新增农民合作社1402家,总数达到6514家;新增家庭农场1437家,总数达到6427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86万亩,总数达162.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也正积极开展。

项目推进 农业园区“好戏连连”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记者来到位于泰井高速公路旁的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八角楼园区(井冈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放眼望去,连片大棚整齐划一,园内植物绿意盎然,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扩种黄桃。园区遵循井冈山地域特色,依山就势、串珠成链,新规划在二期5300亩的基础上新增两个子园区,规划面积扩大至8000亩,集现代农业发展、秀美乡村建设、都市休闲服务于一体。

井冈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市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来,按照“做强核心区、提升示范区、扩大辐射区”的要求,我市遵循“四区四型”发展新路径,梯度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向园区集中、先进农业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较好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用工业化的理念做农业。如今,我市县县都有一个高标准、特色足、有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观光园、孵化园、示范园。

———靠大联强,科技发展。我市通过借鉴工业园区的运行模式,创新农业园区运行管理机制,各县(市、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内都至少引进了1至2家农业企业。在这里,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企业可谓“好戏连连”,发展的活力显现,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全市示范园建设新增投资8.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3.9亿元;示范园规划建设面积25.58万亩,核心区建成面积新增14060亩,累计达50860亩;园区新引进农业经营主体49家,共进驻农业企业133家、家庭农场134家、农民合作社95家。

富民产业 百姓生活追逐新质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不全面,脱贫是关键。

“现在是栽种井冈蜜柚的最佳时机,希望今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它们可是摇钱树。”2月3日,节后上班首日,吉水县白水镇下东营村,刚领到柚苗的果农们喜悦满脸。为抢抓井冈蜜柚的最佳栽种时机,白水镇及时调度井冈蜜柚树苗分发至果农手中,当日便无偿发放4万余株。

白水是远近闻名的井冈蜜柚之乡。为不断壮大井冈蜜柚产业发展,该镇成立了镇村两级井冈蜜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整合各项资金建立了年产30万株井冈蜜柚高标准苗木繁育基地,确保为农户提供品质纯正的种苗。如今,该镇井冈蜜柚种植面积达1万亩,带动260余户农户人均增收700余元,其中143户建档立卡户因蜜柚种植成功脱贫。

“百姓情怀”见证了农业产业新的发展坐标。一年来,我市以“百姓情怀”和“现代理念”抓农业,坚持在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人才引进、智力引进相结合,不断增强园区科技驱动力的同时,重点围绕已经形成的井冈蜜柚、绿色蔬菜、高产油茶等六大富民产业,努力形成从科研攻关到良种繁育、生产示范、经营创新、精深加工一条龙,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并积极推动园区建设与全市旅游规划对接,走“农旅结合”之路,大做“特”字文章。

标准示范园创建见证了百姓生活新的致富质量。一年来,我市推动撂荒耕地、新增造地、山上梯田等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开展井冈蜜柚、蔬菜、茶叶等园艺作物标准示范园创建。过去的一年,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深受群众欢迎,全市新增井冈蜜柚5.5万亩,总面积达30万亩,栽种面积居全省第一,落实农户5.7万户,果农户均增收6000元,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果”;全市茶园种植面积31万亩,茶园投产面积22万亩;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

沉甸甸的数据见证了农业战线的发展成绩。2016年,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产能稳定在410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均衡供应能力大幅增强;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91.3亿元,农业增加值238.5亿元,均增长4.4%,列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0元,同比增长9.9%,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二。

梦想是最令人心动的旋律,又是最引人奋进的动力。

有着井冈山精神的红色基因,我们继承先辈遗志,我们奔着梦想出发,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用发展新路径加速农业现代化,用发展新目标拓展农业现代化,豪情满怀地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长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