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照亮贫困村——吉安县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2016-06-06 08:31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韩祖武、本报记者肖莉华

连日来,记者穿行在吉安县一个个贫困乡村,处处是干部群众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火热场面,尤其是发生在偏远贫困山村的巨变,更加反映出当地干部群众在精准扶贫道路上攻坚作战的勇气和底气。当前,该县上下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关于扶贫的动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和上演,把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一步步推向高潮。

穷山僻壤铺开幸福画卷

当记者来到天河镇毛田村委湾里村时,村民杨厚华正在给杨梅树苗松土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栋新修不久的小楼房。谈起这些年的变化,杨厚华一脸的笑容:“家里现在虽然还困难,但与过去比发生了大变化,屋前屋后干净了,路通到家门口了,自己也搞起了生姜、杨梅产业,对脱贫致富充满希望。”

毛田村是全县最偏远、交通最不便的地方,村民出入得翻越海拔800多米的大山。毛田村之变,首先靠政府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投入。近几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帮助村里硬化了道路;在镇、村干部和挂点单位帮助下,全村46户家家都有自己的产业。

随着一股股扶贫力量的聚合、一个个基础设施的完善、一项项富民产业的发展……庐陵儿女众志成城、奋力攻坚,处处铺开整洁富裕的新农村画卷。

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变成了平坦通达的水泥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变成了繁花掩映的小楼房,广种薄收的田地变成了孕育财富的产业带……在官田乡深山老沟里的梅花村,一幕幕跃动着希望的画面,描绘出了这个贫瘠山村在扶贫开发浪潮中发生的变化。

这些喜人的变化中,最可喜的是贫困群众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发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真经,山区最大的资本就是青山绿水,关键是如何挖掘……他们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他们不再悲观也不再等靠要,脱贫路上的决心和信心大大增强。

产业扶贫点燃脱贫梦想

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从登龙乡巷口村芋头种植基地传出,贫困户周应民首先开腔:“以前在广东打工,一年下来剩不了几个钱,听说村里建了个40多亩的芋头种植基地,贫困户不需投一分钱,只要出工年底就可参与分红,我觉得划算。”

去年底,巷口村整合精准扶贫项目资金和专项扶持资金成立芋头种植基地,村里免费提供土地、提供苗子、提供肥料,贫困户只需出力,全村共有38户贫困户加入。对于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村里出工钱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帮忙种植。

永阳镇荷蒲村是县里的贫困村,相对偏远闭塞。最近,向来平静的村子,迎来了一件大喜事:这里的村级集中式光伏电站将在一个月内开始并网发电。这个光伏发电站有54户贫困户加入。他们入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帮其担保贷款,由公司偿还,这种入股方式的贫困户每年从中至少可以获得1500元收入;还有一种现金入股2万多元,每年从中可以获得3000元至5000元收入。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做梦都不相信阳光也能给农民增加收入。”村干部曾国云说,几个月前,村里有65户人家在屋顶安装了光伏电站,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在该村挂第一书记的县委党校副校长钱升飘介绍,光伏扶贫具备“造血”功能,能有效防止“脱贫再返贫”问题,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收益,是贫困户脱贫的一条崭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