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网新闻

超万人次打卡!吉安这个夜市火出圈,快来逛→

亲,暂时无法评论!

3月21日晚,夜幕初降,吉安市能仁巷历史文化街区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清香。以“古韵庐陵夜 岐黄中医情”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夜市在这里拉开帷幕,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经济碰撞出了独特的火花。

“烟火气”融入“药草香”

走进能仁巷历史文化街区,名医问诊、技术体验、功法展演、药膳食养等各具特色的摊位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体验,开启养生之旅。

“我刚刚体验了耳穴压丸,小小的豆子贴在耳朵穴位上,按的时候有点奇妙的感觉,听说还能够促进睡眠,感觉很神奇。”市民曾女士一边品尝着茯苓糕,一边兴奋地说道。

在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展板上详细介绍了中医九种体质分型,不少市民驻足阅读,还有人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展区旁,两位中医师正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耐心讲解运动与饮食的搭配、针灸和埋线减肥的原理,吸引了不少关注健康管理的市民。

“我一直对中医挺好奇的,听说这儿有免费把脉、养生知识讲解,就想来看看,多了解点中医知识。”大学生胡蓉在社交平台看到了中医夜市的讯息,约了好友前来体验。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广告式健康宣教,中医夜市巧妙选择在人们身心放松的夜晚,于人流量密集的景区举办。在这里,市民不仅能参与互动小游戏,还能体验把脉问诊,这种沉浸式体验已成为年轻人开启夜生活的新方式。

医生化身“摊主”把脉问诊

在名医义诊区,问诊活动还未开始,中医专家们的摊位前已排起长龙,医生们化身“摊主”,为市民提供中医体质辨识、脉象诊断、养生健康咨询等服务。

“我感觉自己一运动就很累,老是想躺着,是气血不足吗?”“手心总是很容易出汗,生理周期也不太稳定,这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呀?”“我总是失眠多梦、气色不好,是不是湿气太重了?”

搭脉、问询、开方……中医专家们忙得不可开交,在主任中医师李云的摊位前,记者了解到,今晚来看诊的以年轻人居多,出现的问题多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熬夜导致的气血不足。“我们中医常讲脾阳不振、脾阳为湿主困,现在很多人都出现反复胀闷、腰酸背痛等症状,今天能够借助夜市的机会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体质、症状,也能够把中医推广出去,是一个很好的突破。”他对记者说道。

“传统中医馆的氛围感觉有点太严肃了,在夜市里把脉问诊像逛市集的感觉就很不错。”市民李女士在体验完名医义诊后,高兴地说道。她表示,通过这次问诊,不仅了解了自己的体质,还学到了很多日常养生的知识。

“中医药+夜间经济”

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回春养生市集,各种养生创意产品琳琅满目,养生茶、中药皂、养生酒、古玩葫芦、中药香囊等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选购。一位摊主正在向顾客介绍一款手工制作的香囊,里面装满了艾草、丁香等中药材,香气扑鼻。不少市民现场体验了香囊DIY,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春日香气”。

“中医药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手段,更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中医药文化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市卫健委副主任朱翠斓对记者说道,她还表示,会根据大家的反馈和季节变化来开展更具特色的相关活动。

据统计,仅3月21日一天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就有1.1万人次参加,活动还将持续至3月23日。这场新中式的“养生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赶集”,让中医药文化火出圈。同时,“可观、可学、可诊、可玩、可购”的全方位体验,让市民在夜间经济中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提升健康素养,推动中医药文化破圈传播。

文/全媒体记者曾怡

看吉安新闻网新闻

就上吉安号新闻客户端

吉安新闻网移动党端 手机党报

点击下载客户端

相关推荐
验证成功
评论成功
评论失败
你已点赞
手机验证

网友评论

条评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2014-2016 sjb.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