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批”盘活园区闲置低效用地做法,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上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强化机构代理评级做法,获省财政厅推广;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机制,获省深改委内刊推广;“建立数据专员制度和‘吉数通’平台,推动城市数据资源高效共享”,入选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首批50个典型案例;“基于AI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案例,入选2024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百景”案例……
今年以来,我市以打好“十大攻坚战”为主线,以大抓落实年行动为抓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大重点行动,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全面提质创优政务服务环境、要素保障环境、市场竞争环境、法治营商环境、惠企助企环境五类营商环境,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一桩桩落地见效的成果,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磅礴力量。
数智赋能 为政务服务提效率
“网上办理业务太方便了,早上申报的业务,当天就完成审批。”万安县好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彭安根显得很兴奋。近日,该公司在吉安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申报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业务。该县润安水务集团和供电公司当天为其办结了水电报装审批,实现“一次申报,一次不跑”联合办理。
在数字化浪潮中,政务服务效率提升至关重要。我市积极探索数智赋能路径,通过多维度创新举措,推动政务服务从传统走向智能,让企业办事更便捷,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我市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工作要求,并创新推出8项本地特色“一件事”,“义务教育入学”“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5个自建“一件事”系统实现与“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对接。
简化竣工备案流程,创建“验登合一”高效模式。我市通过流程再造和环节优化,大幅缩短办理时间,建设项目从提出验收申请到完成不动产登记所需时间从30日减至7日,经验做法获省工改办推广分享。通过“吉数通”平台,实现全市部门数据接入全覆盖,超600项高频数据实现“一次授权、全市共享”。
今日之吉安,数智赋能成果丰、减时降负举措强;数据畅流企业便、智能政务效能扬;营商环境注活力、科技助力步铿锵。
法治护航 给企业十足安全感
按照“抓末端治已病、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吉安县通过“企业建档、赋牌管理、惠企便企、前置指导”四项举措,该县园区建档企业从最初的18家提升至97家。自赋牌机制实施以来,已有47家黄牌企业“由黄转绿”,实现年度矛盾纠纷“零”涉诉,有效降低企业涉诉风险,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我市深知此理,以一系列法治创新行动,破除障碍、规范市场、保障权益,为企业转型升级、安心经营营造公正透明且可预期的法治空间。
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吉评优选'代理机构考核评级工作,指导采购人择优选择代理机构,并不断完善规范提升。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93.77%的政府采购项目由评级为'优秀''合格'的代理机构代理。在全省首创招标文件公示公开制度、首建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招标公平竞争审查机制、首推'信用+承诺'免缴投标保证金模式、首用'一标一评'结果规范评标专家场内行为,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提升招标投标各方主体满意度。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已有363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采用'承诺制'方式免缴保证金,为37.37万家投标企业节约投标保证金资金占用约300亿元。
通过构建'执破融合+微创新'机制,我市建立'执转破'案件立案、审查、审理高效运行体系。截至目前,我市新收'执转破'案件260余件,审结破产案件228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82.75日,化解债务超44.66亿元,盘活资产6.975亿元。开展'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治理行动,打造营商环境诉求快速处置机制,建立接诉即办、限时办结、跟踪回访闭环办理流程。今年以来,全市办结诉求27件。
今日之吉安,法治护航路敞宽、审查创新破阻拦;执法公正权益固、市场有序信心添;营商净土根基稳、企业安心谋远瞻。
要素保障 助企业焕发新气象
'仅20天,泰和县政府、老营盘镇政府服务专班,就帮我们解决了1.2万平方米的厂房租用、装修等问题,我们对把总部搬迁到泰和发展更有信心了……'近日,江西泰给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生产要素如同企业成长的养分,不可或缺。我市用心用情用力构建企业要素保障体系,从土地到人力,从金融到能源,全方位供给,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绽放新光彩。
我市深入实施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完善'认定---处置---评估---销号'工作机制。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累计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52万亩,处置率77.01%。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全市共建成'5+2'就业之家3150个,建设过程中摸索的'五共'理念和'五融合'做法在全省推广。推出'井农e贷''节水贷'等普惠金融产品10余款,累计授信金额超2900万元,该做法获省水利厅、省金融局在全省推广。'吉惠通'平台2024年度新入驻企业5225家,提供金融服务4549次,新增授信76.9亿元,放款28.4亿元。
国网井冈山市供电公司积极推广无人机智能巡检运维体系,建立全省第一套接入省级无人机平台的机巢。采用'无人机+机巢'方式,巡视效率相较于传统人工巡视提高3倍,目前已完成262个巡视任务,巡视线路18455公里,有效保障当地持续稳定用电。
今日之吉安,要素保障巧铺陈、土地盘活新象呈;金融人力同发力、资源汇聚促飞腾;营商沃野根基厚、企业勃发势若鹏。
亲清连心 优化服务探索新经验
企业的声音是营商环境晴雨表。我市始终秉持以企为本理念,首创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等举措,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强化服务意识,在亲清互动中为企业纾困解难,探索优化服务新路径。
通过全省首创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面对面常态沟通、点对点解决问题、硬碰硬跟踪问效、实打实优化服务,每两周一次市县联动召开。截至目前,市县联动召开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60期,解决问题超7000个,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95%。推动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快速兑现。今年以来,'吉事即办·惠企通'平台入库各类惠企政策203条,入驻企业24414户,兑现总金额超22.3亿元。
通过开设'云宣讲课堂'视频教学、设立高级认证贸易安全示范'样板间'等方式,指导企业通过高级认证,我市现有AEO企业12家,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以'三个一'为特色的全方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截至今年10月底,全年共申报PCT国际专利申请37件,申请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今日之吉安,亲清互动情意真、恳谈解难暖商魂;惠企策实根基固、政企同心梦可奔;营商佳境氛围好、企业扎根志凌云。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迈步新征程,我市将继续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赛场',实干担当、奋力攻坚,创新谋划一批立得住、叫得响、过得硬的吉安'样板',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瑞春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