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州区积极践行“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政策供给、办案质效、打击防范、法治服务等方面聚焦发力,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当好联络员。该区落实惠企政策保障,推出8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制度支撑。完善帮企联络沟通机制,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企业问题。该区法院与区工商联共建民营企业工作站,持续推出营商法律风险应对、推送司法预警信息等行动,切实满足企业司法需求。健全涉企执法监督机制。通过案件评查、案件督办、常态化听案等,强化对涉企案件执法司法行为监督。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制度,主动邀请监督员参与执法监督工作,对涉企案件办理等进行监督。
提升案件办理质效,着力当好审核员。该区规范涉企执法司法,加强涉企案件审限管理,持续深化“分调裁审”,建立涉企纠纷“立审执”快速通道,高效审结涉企案件,推行“惠企快执”服务,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今年上半年已执结涉企案件288件,执行到位金额8828万元,共执结涉金融案件558件。完善执破衔接机制,通过破产清算程序推动“僵尸企业”退出市场,运用法治手段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今年以来,破申字号立案7件,已审结6件。持续推行包容免罚制度,印发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共涉及执法事项495项。今年以来,各行政执法单位免罚案例共计12宗,免罚金额25.135万元;建立涉企小额经济纠纷联调联处机制,调解案件8件,涉及金额5.49万元。建立案件甄选、智能分案和繁简分流机制,大力推行网上音视频在线开庭、调解,全流程密织便企利企“服务网”。积极运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创新以表格方式明确金融借款等案件审判要素,统一证据证明标准及裁判文书模板,为金融机构诉讼提供示范和指引,95%的金融案件做到20天内审结。
严厉打击涉企犯罪,着力当好保卫员。该区全力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开展“进网格访民情、解民忧护民安”“访千企、进万家、优服务”等活动,组织全体政法干警、街道社区人员下沉至网格一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巡逻防控、法治宣传等工作。目前,排查涉企矛盾纠纷286起,化解275起,化解率达96.2%。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加大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涉税洗钱等经济犯罪打击力度。今年上半年,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5起;开展“扫楼清街”行动16次,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起;深入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
坚守法治为民理念,着力当好服务员。该区深化“放管服”改革,1490人通过“零门槛”落户城区;简化涉市场主体审批事项,放开企业集体户设立限制,实行保安服务许可容缺办、就地办;推进“检察护企”专项工作,持续发挥“检侨驿站”优势,化解涉侨企业矛盾纠纷;建立“互联网+诉讼服务”立案新模式,开辟法治化营商环境绿色通道,开设来电来访专线,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率先在全市发布拖欠企业债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常态化运行,大力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开通不动产网络查控专线,提高财产查控执行效率及处置效率。此外,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并定期组织召开府院联动协调会,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工作中的民生保障、职工安置、缴纳税款等重难点问题;落实跨域立案,快速实现立案服务异地办理,挂牌成立全省首家诉讼仲裁联合解纷中心,形成诉仲衔接、诉调对接矛盾化解机制。
文/张建明、郭飞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