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网新闻

最是一年春光好 ———永丰以绿为笔绘就生态画卷记事

亲,暂时无法评论!

去年,永丰县有10.4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62.4万株;今年,确保如期完成全县2.2万亩造林绿化任务;今年,全县将新增高产油茶林面积3000亩,完成改造升级低产油茶林2.5万亩。

春风起,万物生,时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永丰县全面启动造林绿化工作,掀起植树造林热潮。

优化树种结构,提升森林质量

近日,在古县林场,百余名造林工人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有序进行运苗、铲土、栽植、填土等一系列工序,一株株杉树、荷木等树苗挺立在山间,蔚为壮观。“林场采用七杉三荷混交造林模式,杉木生长迅速,是优质木材来源;荷木则具有防火、抗虫害特性。两者结合,既能有效保持水土,又能有效阻隔山火,从而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古县林场技术员袁英华介绍道,“在造林过程中,林场对造林设计、选苗、栽植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以确保造林质量。”

近年来,永丰县聚焦森林质量提升,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示范带动作用,采取乡土阔叶混、针阔混等混交方式,成功营造了以木荷、楠木等阔叶树种为主的大面积多树种混交林。大力开展大径材培育、改善林相,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造林6.98万亩。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企业、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吸引了绿鑫、绿源等家庭林场以及种植大户、群众自发造林。

发展高产油茶,助力产业兴旺

连日来,佐龙乡龙潭村村民正忙着种植油茶。大家分工明确,挖穴、扶苗、培土,干劲十足。龙潭村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采取“村集体+农户+合作社”模式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提供林地,农户实现在家务工,合作社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有效盘活了闲置林地,种植高产油茶面积500多亩。龙潭村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建华表示,合作社的油茶进入盛果期后,可带动村民就业50人,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

永丰县以油茶作为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示范产业,通过林地流转政策、资金奖补措施以及种苗供应等政策倾斜,积极推广高产油茶新品种及改造提升老油茶林,全面推动油茶产业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同时,该县还发展“油茶+中药材”“油茶+红薯”等林下复合经济模式,进一步促进村民持续增收。近年来,全县已新造高产油茶林面积10万亩,改造油茶林面积15万亩,油茶林总面积达55万亩。

履行植树义务,共筑绿色家园

今年春季植树造林工作开展以来,永丰县组织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迅速投入义务植树中,以实际行动为“山水永丰”增色添绿。道路旁、河道边、小区内……植树造林的繁忙景象处处可见。

“除了传统的现场义务植树,大家还可通过互联网预约,参与到城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贯岭生态园基地项目中。在这里,大家可以灵活选择参与树木抚育管理、认种认养、园区设施建设、物资捐赠或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让义务植树活动实现全年化、多样化、便捷化。”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杨文彩表示。

近年来,永丰县以“保护、增绿、提质、增效”为主线,深入实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丰富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建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推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浓厚氛围。

文/全媒体记者吴广城

看吉安新闻网新闻

就上吉安号新闻客户端

吉安新闻网移动党端 手机党报

点击下载客户端

相关推荐
验证成功
评论成功
评论失败
你已点赞
手机验证

网友评论

条评论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2014-2016 sjb.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