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闻网讯 11月19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培养了一批优秀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全市建有职业院校40所、各类培育载体625家。近年来,通过职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达36万余人,实现就业创业17万余人。
我市建立“一盘棋”人才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庐陵英才”计划的意见》《关于完善“庐陵英才”计划加快人才集聚的十条措施》《吉安市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有关技能人才工作的文件,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
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育资源,搭建“金字塔”培养平台。目前,全市建有职业院校40所,建有各类培育载体625家。全市工会系统依托职业学院和龙头企业建立职工技能提升基地14个。
打造“主阵地”职业教育,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我市着力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出台了《吉安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实施方案》,2021年以来,我市新增技工学校8所。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产教融合,围绕我市“1+4+N”主导产业,对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实行逐级审核。全市有20所中专学校开设与市级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对接的专业点46个;12所技工学校均开设了电子信息大类的专业,实现校企合作全覆盖。
着力推进“大规模”职业培训,我市印发《吉安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操作说明》,每年定期实地督导检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围绕我市产业需求,公布《吉安市第一批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加快培养数字技能人才队伍。
营造“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评、以赛促建”良好氛围,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培训机构和广大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和比拼,助推“高精尖”脱颖而出。
同时,我市深化改革,畅通多元化发展通道。持续推进职业资格“放管服”改革,分七批取消70%以上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构建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贯通,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畅通技术工人参政议政渠道,加强技能人才服务保障,营造“技能行”社会氛围。
文/刘飞雁、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