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民生> >正文
关于吉安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04-02 08:50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关于吉安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2月13日在吉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小腾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市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情况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深化之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着力在生态建设上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加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环境质量趋于向好。全市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7%,均位居全省前列。市中心城区国控站点PM2.5①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国、省考断面水质排名全年保持全省双第一,5个县(市、区)水质排名进入全省前十。二是绿色发展步伐铿锵。2022年,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绿色产业加速壮大,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2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97亿元,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9%、44%。全市万元GDP能耗和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9%、18.9%,下降幅度位居全省前列。三是改革创新持续突破。在全省率先形成市、县两级GEP②核算成果,“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入围全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峡江水利枢纽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赣江中游(峡江库区)“多规合一”试点、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赣江流域生态资源保护司法执法联动机制、循环经济等重点改革形成“吉安经验”。四是试点示范全省争先。2022年全市共争创国家、省级试点及荣誉28项,成为全省唯一同时获批国家“无废城市”③和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的设区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革命老区国土绿化项目获批中央财政试点。遂川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干县获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吉州区、吉安高新区获批全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园区)。

一年来,重点推进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最强决心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汇聚“绿色崛起”势能。将节能降碳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能耗“双控”④向碳“双控”转变。一是构建“双碳”⑤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⑥。吉安县省级林业碳汇⑦项目开发试点建设稳步推进,井冈山法院审结全省首例认购碳汇替代修复生态案例,遂川县建立500亩“碳中和”生态司法修复林示范基地,并发放全省首笔碳汇质押贷款500万元。二是聚力发展新型能源。加快布局以氢能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建设氢能产业园,永新、遂川、永丰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全市新开工风电、光伏项目3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项目15万千瓦。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水力发电量均位居全省第一。三是培育壮大绿色产业集群。成功举办中国(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满坤科技A股上市,新赣江药业成为全市首个北交所上市企业。获评国家水效领跑者2家,吉安高新区获批省级节水标杆园区,创建省级绿色园区4个、绿色工厂12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四是扎实推进节能“双控”工作。制定出台“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积极保障重大项目用能需求,争取鲁丽新材料、景旺电子高密度电路板等13个重大优质项目能评获省批复。开展“两高”⑧项目大清查大整改,完成一批节能未批先建项目整改销号,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二)以最实举措深化生态综合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强化系统治理,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严格管控生态红线。深入贯彻长江经济带、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等重大发展战略,加快编制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1+6”规划,制定出台《赣江中游(峡江库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探索赣江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模式。全市“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自然资源部批准并正式启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55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673万亩。二是持续提升国土绿化水平。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低产低效林改造、国土绿化等重大工程,持续巩固提升森林质量。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0.7万亩,退化林修复34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20.67万亩。三是强化水生态修复治理。围绕“一江五水”⑨水系格局,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流域+区域”网格化河湖长制组织体系,推行“行政河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三河长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启动13条幸福河湖建设。四是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布“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制定全市“十四五”关闭矿山计划,整改销号矿山生态环境问题2203个,赣江两岸10公里范围内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完成,修复图斑170个、面积7314亩。成功创建绿色矿山23家,位列全省第三。

(三)以最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山水吉安”颜值。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维护吉安天蓝水清地绿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攻坚行动,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⑩,完成2021年国家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入河排污口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水防治等专项行动,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最优,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类标准以上。二是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紧盯城市环境问题,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大乡镇环境基础设施投入,推动13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全市210个乡镇基本实现环卫一体化,72个乡镇实现机械化清扫,8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三是加快补齐环保设施短板。全力推进71个生态环保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完成投资132亿元、占年度计划131%。启动中心城区雨污管网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市“1+4”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站平稳运行,市中心城区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市绿色分拣中心、医疗废弃物处理中心等一批终端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全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目标。12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全部完成,处理规模达30.7万吨/日,出水水质实现一级A达标排放。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升级,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类评估在全国125个同类城市中排名前列,相关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四)以最新理念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在生态系统总值核算、生态价值转化、生态产业培育、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力,生动演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是全域推进省级GEP核算试点。对全市及13个县(市、区)生态资源分布、总量、功能量、价值量进行精准核算,建立市、县一体的GEP核算数字化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形成市县两级、三个年度的GEP核算成果,全市2018、2019、2020年GEP价值总量分别达到当年GDP的3.05、2.59、2.7倍。核算经验在全省交流推广,并获得中国改革报、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二是搭建“两山”转化交易平台。加快自然资源收储、运营、交易创新,万安县、泰和县、安福县、井冈山市等“两山运营公司”组建运行,加快探索生态产品溢价体系。全市林权流转16.2万亩,完成抵押面积7.6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8亿元。三是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创新推出“碳汇收益权质押贷”“砂石贷”“益林贷”等绿色信贷产品。上饶银行向泰和县发放“砂石贷”1.5亿元。蜀口生态岛采用PPP模式募集资金10亿元。截至2022年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32亿元,同比增长46%,高于全市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3.3个百分点。四是着力点亮生态经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高山经济”“稻渔经济”等高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稻渔(虾)面积11万亩,成功承办2022年中国(江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强化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经验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以参阅件形式在全省推广。成功承办2022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了赣江水上游、古后河夜游、吉州窑、羊狮慕幸福小镇、泰和蜀口生态岛等一批以绿色为底色的精品生态康养旅游景点,全市新增4家省级康养基地,绿色旅游加速兴起。

(五)以最深情怀推进生态共建共享,加速“生态惠民”进程。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辟生态共建、绿色共享路径,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生态福祉。一是法治管控利民。制定出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生态安葬管理等政策文件,颁布实施《吉安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探索建立“四位一体”赣江流域生态法治机制,全年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203件。完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21个。安福县法院发出全国首份《生态环境保护令》。二是生态建设为民。建立健全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市体检工作实现全覆盖,后河梦回庐陵景区城市生态修复等5个案例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城市体检转化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井冈山生态补偿机制、吉州区钓源古村生态开发模式、万安县渔农光互补项目建设等经验模式得到上级部门推广。三是绿色创建惠民。井冈山国家公园创建方案已上报国家林草局。吉州区获批省“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万安云洲湿地公园通过省级验收,遂川五斗江、吉水吉湖、永新双江口成功获批省级重要湿地。6个县(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67个乡村获得“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江西罗霄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批复。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制定颁布了《吉安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深入开展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立法调研,通过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持续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政协围绕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开展务实协商、建言献策,广泛凝聚绿色发展共识,积极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压力较大。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凸显。能源消费和用地需求仍然保持刚性增长,产业层次偏低、能源结构偏煤,生态红利尚未充分转化为经济红利和富民优势,绿色竞争优势尚未全面形成。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难度加大。全市臭氧污染超标天数反弹,空气优良率排位下降,水质持续改善难度较大。赣江重点水域非法捕鱼现象尚未杜绝,执法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生态文明制度集成水平仍有差距。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落实力度仍需强化,跨区域、跨部门改革措施的协同性、系统性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探索、精准施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奋力推进“三区”建设的攻坚之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加快推进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继续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走前列

2023年工作目标是: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7.7%以上,确保市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3.2%以上,全市地表水国、省考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稳步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单位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6%、3%,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生态试点示范取得积极成效。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深化试点示范,积极打造一批示范亮点,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上奋勇争先。

围绕2023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积极探索。一是健全“双碳”工作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专项方案,全面构建“1+N”政策体系。推进吉州区、吉安高新区省级碳达峰试点建设,支持井冈山经开区、安福县等创建省级碳达峰试点县(园区),加快中科院南方丘陵碳汇监测平台等项目建设,谋划创建碳中和院士工作站,积极争创国家级碳达峰试点城市。二是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扎实推进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大力发展氢能、光伏、水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推进氢能产业园和加氢站建设。加快遂川、永新、永丰、新干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推动井冈山储能电站、万安新型水电梯级储能工厂、安福县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绿色能源项目建设。三是抓实能耗“双控”工作。完善能耗“双控”机制,优化用能预算管理,积极保障重大优质项目用能需求,强化节能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两高”项目管理体系,推动“两高”企业技改升级,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在巩固提升持续发力一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新的“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协同防控和应急管控机制,进一步提升全市空气质量。系统实施“三水”统筹,推进赣江中游(吉安段)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生态恢复和修复。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二是强化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雨污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市中心城区垃圾分类中转站、厨余垃圾处置中心、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乌江、沂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围绕废弃矿山修复、流域治理等重点领域,探索开展EOD试点,加快推进万安县赣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及综合开发EOD项目建设,着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三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认真抓好中央及省环保督察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销号及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上积极作为一是巩固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重大工程,开展“自然保护地管理年”“护绿提质”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大力推进玉峡湖、吉湖、万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稳步实施小微湿地建设项目。二是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力度。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筹措渠道,严格落实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深入推进井冈山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积极争取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省级生态补偿试点。三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推进重点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的禁捕退捕工作,持续打造遂川千年鸟道品牌。

(四)加快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在践行“两山”理念上争创样板一是深化GEP核算试点。探索建立GEP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形成核算成果,推动核算成果“进考核、进规划、进政策、进项目”,积极打造GEP核算成果应用样板地。二是建立生态产品溢价体系。加快组建一批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公司、“两山运营公司”等转化平台,一体化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净矿”出让,加快实现自然资源统一收储、运营和开发,完善生态产品溢价体系。三是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推出“生态贷”“GEP贷”等金融产品,举办绿色项目银企对接会,实现生态产品可质押、可变现、可融资。深化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

(五)聚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在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上扬优成势。一是加快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出台《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布局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绿色产业,抓好赣江沿线综合治理,打造赣江最美风光带。二是培育壮大绿色生态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样板市。坚持招大引强和“老树发新枝”双轮驱动,着力培育数字经济、矿业经济、氢能产业等绿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绿色工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旅游产业硬件“五个一”和软件“六个一”工程,支持井冈山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安福县建设大武功旅游集散地,全力打造自驾游首选地、度假游必选地、文化游优选地。三是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国家“无废城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推进吉安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赣中南低碳经济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健全废弃物一站式、全产业链处理体系,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六)纵深推进生态改革创新,在打造试点示范样板上奋勇争先。一是强化制度探索创新。持续深化生态制度改革,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传统建筑保护、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等项目立法工作,着力提升生态综合治理效能。推广“绿宝碳汇”,健全重大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制度,持续办好生态文明宣传月、节能宣传周等重大主题活动,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强大合力。二是积极争创重大试点示范。全力创建井冈山国家公园。积极做好美丽中国建设迎评工作,支持永新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遂川县申报国际重要湿地、井冈山市开展美丽建设试点示范。三是强化经验总结推广。扎实做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力争更多改革事项入围国家推广清单,在碳达峰碳中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等领域积极打造“吉安模式”。

各位代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作示范”的担当、“勇争先”的气魄,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更高标准书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吉安篇章”。

名词注释

1.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分别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

2.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也称生态产品总值,是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用于衡量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贡献。

3.无废城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4.能耗“双控”: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5.双碳:指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其本质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措施,使经济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费脱钩。“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通过碳汇、碳捕集等方式抵消,实现“零排放”,其本质是经济社会的深度脱碳。

6.“1+N”政策体系:由碳达峰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N个重点领域碳达峰方案组成的政策体系。

7.林业碳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方面。

8.“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

9.“一江五水”:赣江及乌江、孤江、禾泸水、遂川江、蜀水。

10.“4+1”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以及尾矿库污染治理工程。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