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榕树下> >正文
闲余茶话
2023-01-06 09:3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文/叶子青

夏天将要来临的时候,云南文友捎来两包茶叶,说是当地的特产,将就喝喝看。打开邮包,我闻闻茶叶,想想彩云之南,被一种遥远而珍贵的东西感动。

两包茶叶中,一包是塑料袋装的,一包是完整的茶饼,都是正宗的普洱。茶饼据说放的时间越久味道越淳价值也越高,我便舍不得开包现用,只拆散塑料袋装的茶叶,在办公室和同事一同分享。有同事看到茶叶卷曲的形状,故作感慨地说,难怪茶名普洱,果然有点像耳朵的形状。我说瞎扯,普洱乃是云南旧府,抓起茶叶细看,确实类似耳朵。捏一小撮放进玻璃杯,倒入滚烫的开水,杯中立即现出秋天的色彩,褐黄,略显淡绿,浮现一丝悠远和清凉。卷曲的茶叶在水中缓缓打开,恢复了叶子的真身,重些的茶叶,很快沉坠到杯底,轻些的浮在水面,降落伞般片片散开,飘摇着、旋转着落下,很慢,仿佛水里面有微风轻拂。叶子就是叶子,在水里也保持着叶子的风度。

看着茶叶一片片优美地松开,伸展,下沉,直到最后一片落定,水色变得深沉,心也跟着静了。

我对茶叶其实没有研究。故乡小村不产茶,祖上也没有喝茶的文人雅士熏陶,自幼读书到参加工作,一直忙着读书谈恋爱、结婚生子还房贷,毫无等闲功夫关注心外之物。有茶的时候,喝一点,没有,就喝白开水。遇到好茶,凑热闹尝尝,果真无聊,茶末子也泡上一杯瞎喝。偶尔偷闲,也会一边细细品,一边发发呆,让茶水在舌尖和喉管多打几个转。更多时候,喝茶像喝开水,咕隆一声,直至肠胃。对茶而言,我不但是个门外汉,连一个态度认真的品尝者都算不上。我的表现多少带有一点与生俱来的乡野村民痕迹,粗俗而浅陋。

尽管如此,生活的粗俗仍然挡不住内心对于雅致的向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像一座幽深的古代宫殿,吸引我去漫步、去品位。茶之为物,久且远矣。试想,在崇高的山上,有种植物,吸天地之灵气,收日月之精华,承甘露之润泽,经过繁复的种养、采取、制作过程,最后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流泉,酿成佳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茶中饱含着天、地、山、水,仁、智等精义了。古代文人以茶论道,以茶入诗、以茶起舞、以茶歌吟,实在不是没有理由的。

喝茶的功夫,前提必须是有闲。说到底,品茶是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休闲方式,讲究慢和静,慢才能有情致,静而后能致远。只有闲暇和宁静,才能造就精致、讲求情调。喝茶要用茶杯,茶具,要烧开水,要选茶叶,要泡,要等着茶叶慢慢松开,像秋天的树叶一片片落下去,要等着水凉下来,藏在茶叶中的香味,像水底的金鱼那样优游而出。一杯茶,从下茶叶到茶凉,那就是四季。下茶叶加水,那是春种;茶叶次第开片,仿佛夏至;香气溢出,就是秋收。茶凉,一杯安息。漫漫人生,其实也就是一杯茶的工夫。

从更为内在的意义上说,喝茶的功夫关乎心性。存养心性,在于训练一种境界。这种境界的修炼是缓慢的,要在品尝茶味的过程中,学会清心、学会忘却、学会淡定。久而久之,练出一些超脱,沉淀一些沉稳来。然而,养心谈何容易,在所有适合养的事物中,心是最难养的。养一只鸡、养一盆花草,尚且需要时日,况乎养心。

一壶泡好的茶摆在那儿,色、香、味俱在,可是你很难去形容它,抿上一口,心思悠远,世界恍惚,时间浓缩成一股味道,这种味道说不清,道不明。老子说,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一种境界,一种窥测和探寻事物是从有到无的过程。茶,在品的过程中,只是作为一种象,心才是体,生发出意,到底是象在意先,还是意在象先,无关紧要。紧要的是喝茶的功夫到了,才能做到意象和一,有无交替。原本的有,慢慢化为无,原本的无,慢慢化为有。

好茶成癖的唐朝诗人卢仝,有《七碗茶诗》,描述的是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一个过程,是通过品茶,人的精神逐步走向原野,迈向高处,观照众生、独与天地往来的情怀。朋友送我的普洱茶饼,属于生茶,被称为入口的古董,贵在陈。茶叶抖进开水,水色渐变,味也渐有,轻抿一口,陈香扑鼻,通体透亮。身外的三尺红尘,顿生光辉。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