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旅游新闻> >正文
千烟洲抒怀
2022-12-12 09:24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文/黄从周

千烟洲,地处赣中南,位于泰和县灌溪镇。一户一烟,千户千烟。昔日的千烟洲是山清水秀、人丁兴旺的宝地,记录着无限的温馨和欢快,天然的生态植物漫湖摇曳,展示着画卷般的靓丽。随着人们无节制的森林采伐,水土严重流失。“晴天一块铜,下雨一包脓。远望黄蒙蒙,近看水土空”,千烟洲丘陵地区土壤侵蚀日益严重,肥沃的红壤被冲走,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所有的风景被赶得无影无踪,所有的山水人家难以藏身,所有的美丽都消失在追逐中,千烟只剩七户七烟,其他人失去了相思的小舟,传递着难归的辛酸泪。

1983年,为探索红壤丘陵区开发治理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在千烟洲设立试验点,系统开展生态修复研究和生产性试验,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修复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路。

专家们从治水入手,利用山丘坡地建起了20多座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库,解决了流域内多雨时易涝,少雨时易旱的难题。同时,采取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修筑拦沙坝、谷坊、水平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形成了由山顶到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林或人工草地一农田-鱼塘”:在土层瘠薄的山上造林种草,在水土条件较好的河谷滩地栽果树、种粮食:在河谷间修塘库用于灌溉养鱼,实现生态修复与经济协同发展。因地制宜、科学栽种、恢复生态,通过实地勘察、采样,确认每个地块的土壤类型、土层百度、坡度坡向等,栽种不同树种。通过“近自然经营”管理,实现森林提质增效、自然更新,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试验示范和基础理论研究并重,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探索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和方法,实现生态系统的提质增效。

时间在鸿雁的飞翔中推演,岁月在时光流逝中渐变。捧一杯绿色的清茶,踩着一片碧色与安详,撩起一缕舒爽润湿的微风,千烟洲———这位跨越千年的老人,在踏歌声中又一次焕发了青春,以无比的姣美呈现在世人的眼前。在千烟洲模式的建立及深化升级过程中,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使得千烟洲模式建立近40年来,从生态修复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治理初期,科学家对千烟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根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确立了治用结合、立体开发、以短养长、商品生产的理念,并编制了详尽的《千烟洲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最终形成立体生态农业格局。2020年,千烟洲启动试验区建设规划设计,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乡建院等科研团队参加,完成了总规和多个专项规划,保证未来的建设有规可依、系统有序。

科学家们在千烟洲以水、土、气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区域内能量物质输送和转换机制、模型的建立和空间尺度转换方法的实验研究;结合多学科理论,研究农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逐渐形成了“丘上林草丘间塘,河谷滩地果鱼米粮,畜牧水产相促进,加工流通两兴旺”为特征的“千烟洲开发模式”。如今,连绵起伏的青翠里,镶嵌着稻田、果园、塘库,迸发出勃勃生机。从荒漠到绿洲,千烟洲创造了立体农业奇迹,从无人问津到被联合国盛赞,它用了近40年。千烟洲红壤开发模式曾被推选为里约热内卢的国际样板之一,联合国授予其全球生态修复“百佳”。2016年9月以来,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先后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江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称号。

翠的竹子、绿的林带、红的村宅;所有的色彩中藏着无数的激情,千烟洲沉寂的所有日子已经过去,所有的美丽都充满着绿色的希冀。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千烟洲显现出别样的安宁、和谐、温馨,这是一种宁静之美、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美。山清水碧,树木繁盛,白墙红瓦,美轮美奂。人们陆续回迁,千烟洲已超千户,名副其实。

为提高人工林的经济产出和短期效益,千烟洲试验站开展林下泰和乌鸡全生态养殖为突破点的林下经济试验示范,摸索符合生态保护的泰和乌鸡养殖方法,建立示范基地。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了泰和乌鸡的销售,了解泰和乌鸡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宣传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2020年,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系统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在尊重自然地貌基础上,改造、延伸原有灌区渠系,增强部分灌溉功能。根据当地地形,科学合理布局,上游生态涵养区发展生态康养,中游产业提升区发展特色种植,下游依托千烟洲试验站搞科普研学。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生态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