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悦读> 白鹭洲> >正文
吉安情结
2022-11-11 09:47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文/陈利国

我籍贯泰和县螺溪镇(以前叫三都乡),在农村老家生活了三十多年。高中毕业前,连泰和县城都没去过,更不要说吉安城了。而今几十年人生跌宕,随时代的浪潮我到了赣州。在赣州十五年,购房置业,儿孙也在赣州落户。我现在虽年已花甲,垂垂将老,却对吉安却越来越放不下了。

从我懂事起,就听别人说过,我母亲原来在吉安工作,但1962年被下放了。我也问过母亲,母亲只是幽幽地说:“这是一个人的命啊!”在那时,吉安两个字就深深地镌刻在我心里,尽管我那时根本就不知道吉安是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

应该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和母亲去了一次吉安。因我幼时患慢性中耳炎,辗转于乡村庸医,久治不愈。甚至后来一个土郎中治疗,用五倍子粉末撒在耳朵里。谁知那粉末凝结成块取不出来,堵在耳道里严重影响听力,母亲便带我去吉安做手术,把那五倍子凝块取出来。

终于要去传说中的吉安了,我心里非常兴奋。那是割完晚稻后的深秋的一个早晨,母亲天没亮就起来弄好早饭,我们母子两人吃完早饭便启程去吉安。这时天刚蒙蒙亮,田野一片白茫茫的晨雾,大路两边的杂草上缀满湿漉漉的露水。我们步行到三都圩镇,我以为母亲会带我从圩镇坐班车去泰和县城,再从县城转车去吉安。不想母亲到了三都圩镇后还带着我朝前走,一直走了十几里路到吉安县的永阳镇,才坐上班车去吉安。

母亲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省车费。从三都坐车经泰和去吉安,那绕了一个大弯。而走路到永阳再去吉安,却是直达,这差不多省了一半的车费。我不记得这一半车费是多少,估计在当时两个人也不过五元左右,可这五元钱在那时,对于穷困的我家来说,应当是不小的一笔钱。

可我当时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还抱怨母亲带我走那么远的路。母亲说:“你一个男孩子,走这么点路就觉得累。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同刘阿姨、肖阿姨几个女孩子去吉安参加招工考试,也是这个时候,也是走路去永阳,我们没有一个人觉得累。”

我听后真有点惭愧,便再不吱声了。我这是第一次听母亲讲她们去吉安找工作的情景,也是深秋,也有晨雾和朝露,四五个初中毕业的农家少女结伴远行,去寻找她们的人生前程,即使放在今天,那也是挺勇敢的啊!

我和母亲来到永阳,坐上班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吉安。那是1979年,那时的吉安远没有现在这样那么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也远远超出我这个乡下毛头小子的认知。那宽阔的大街,川流不息的汽车,气势雄伟的混凝土建筑,服饰新潮的人们,无不给我这个在乡野农村生活了十七八年的小伙子以巨大的冲击力。我深深震撼,我那时想,这应该是人间的天堂。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应当是人生的巅峰。

而我母亲本来就是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生活的。母亲说,那是五十年代后期,她同几个闺蜜初中毕业后,结伴去吉安参加商业系统招工考试。我母亲美丽聪慧,成绩很好,只是当年我外公病故,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母亲失去了经济来源,所以初中毕业后缀学。而这次招工考试,我母亲的成绩也是最好,被录用担任百货商店会计,其他几个姐妹都担任售货员。可后来最不幸的却是我母亲,她因为娘家、婆家都在农村,又因婚后生了我姐姐影响工作,于是在1962年的下放运动中首当其冲下放了。而其他几个闺蜜,都嫁给了吉安城里人,虽然当时也下放了,但她们坚守在吉安,就是不回农村老家,到最后政府又给安排工作了。

母亲说这就是一个人的命,其实这影响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如果母亲当年没有下放,父亲也就不会辞职,而我也会在吉安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吉安的教学水平,我不可能会以几分之差落榜,一定能考取一所不错的大学。

刘禄秀阿姨,便是当年和我母亲一起闯吉安的闺蜜之一,我们母子在吉安的这几天,都是住在她家里。刘阿姨的丈夫姓喻,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他们夫妻育有一儿一女。女的是姐姐,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应该比我大一岁,长得可漂亮了。说实在话,我当时读到高中,也见过一些美丽姑娘,可毕竟在农村,再怎么样同城市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当时一见那位小姐姐,顿时惊为天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觉得《大众电影》杂志上的女明星也不过如此了。而她弟弟的名字我还记得,叫喻敏,比我小一岁,当时读高一,高瘦清秀的一个小伙子,成绩很不错。但喻敏当时可能处于叛逆期,在父母面前桀骜不驯。我们在他家住的那几天里,见过一次他同刘阿姨吵架。他妈妈说一句他顶一句,甚至还骂脏话。不知是不是习惯了,刘阿姨并没有生气动怒,她只是一边做着家务,一面不紧不慢地数落着儿子。这场母子争吵在我母亲的劝解下落了幕。而让我惊讶的是刘阿姨的丈夫老喻,他坐在餐桌旁端着茶杯喝茶,一会儿茫然地看看妻子,一会儿又徒然地望望儿子,想不到这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在儿子面前居然没有一点威慑力。这在我们农村那是不可思议,你就是借我几个胆子,我也不敢跟父母顶撞吵架的。

不过喻敏还真牛,第二年应届高考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而我在三都中学复读一年依然名落孙山。那时他同我还有书信往来,不过后来断了联系。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他也是年近花甲的人了。当年他大学毕业分配在哪里工作我也不知道,可能早当上了领导,不过现在也应该面临退休了。可惜失去了联系,否则我倒是会调侃他一下,还记得年少时顶撞自己母亲的情景么?

这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一晃差不多半个世纪过去,刘阿姨她们现在还好吗?喻敏现在又在哪里高就呢?他那美丽的姐姐又如何了呢?还有另外几位阿姨,如果都还健在,应该都已八十多岁了。遥想当年,深秋的早晨,飘荡的浓雾,清凉的露水,几个农家少女为了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勇敢地结伴踏上去吉安的大道。如今大半个世纪过去了,她们经历了不同的悲喜人生,人生际遇也大相径庭。

当年和母亲从吉安回来,我曾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回到吉安去。我的人生由于母亲的下放被彻底颠覆,我不想我的子孙再重蹈我的覆辙。唯愿我们几代人接力奋斗,一代更比一代强。

责任编辑:刘臣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