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吉安时政> >正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良田沃野绘“丰”景——吉安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综述
2022-10-04 08:18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本报记者刘丽萍

正是江南好“丰”景。高空俯瞰,庐陵沃野,柚黄橘绿,风吹稻浪,美不胜收。近日,峡江县水边镇何君村的村民驾驶着收割机,在高标准农田上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十年来,吉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主攻工业倍增与做强现代农业“双轮驱动”战略部署,全力实施现代农业“八大工程”,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和“菜篮子”产品保供,推动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经营有效益农业有奔头

农业发展更加高质高效

“装车喽!”日前,随着一声吆喝,永丰县佐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人将一筐筐刚从大棚里采摘的辣椒抬上小货车。经过分拣、配送,第二天一大早,这些辣椒便能出现在我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上。“黄瓜的批发价2.5元/斤,行情不错,现在每天有6万斤的蔬菜从基地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生产总监杜昌明乐滋滋地说。

从最初的0.5亩到现在的26万亩,从单一种植辣椒到如今的早春大棚蔬菜、高山蔬菜、秋延后蔬菜、常规特色蔬菜、食用菌等,产业兴旺的种子深深地扎进土壤里,生根发芽。

从一业而知全局。富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是我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十年来,吉安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88.24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4.8%,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690万亩。

稳粮保供,巩固农业基本盘。十年来,吉安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市粮食产量保持“十八连丰”,粮食种植面积多年稳定在960万亩以上,总产量73亿斤以上。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近350万亩,全面实施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综合管护。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推广井冈软粘等优质稻品种,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

稳链提效,乡村产业持续提升。我市持续做大产业规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做强“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构建一批农业全产业链,稳步提升六大富民产业种植规模和效益,统筹推进泰和乌鸡、横江葡萄、遂川金橘等“特”“优”产业发展,不断做优“一村一品”。加快一产持续“壮大”,充分发挥我市特色蔬菜品种优势,提升蔬菜品牌效益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集团式”发展,重点打造“井冈系列”井冈芦笋、井冈白莲、井冈山笋、井冈南瓜三大系列共11个蔬菜大品种。

环境有蜕变 农村有看头

农村环境更加宜业宜居

小桥流水和花草相映成趣,错落有致的方塘、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由废旧房屋改造的红色文艺创作室和休闲咖啡厅……近日,走进井冈山茨坪林场土岭村,一步一景,诗意迎面而来。

“以前我们自己都嫌村里乱,现在不仅变美了,还发展了旅游业,不少村民经营起了民宿,在家门口做事方便照顾家人,生活越来越好了。”村民罗惠民说。

转变始于美丽乡村建设。土岭村通过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村庄旧貌换新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年来,全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市累计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点23391个,累计投入资金130.47亿元,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截至2021年底,农村无害化改厕率94.51%,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稳定在98%以上。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全覆盖。

聚力“全域化”整治。我市围绕打造“清净整洁、精细秀美”农村生态家园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持续提升农村功能品质,努力实现乡村整体美、全域美。今年上半年,全市大力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创建,全力推进21个全域美丽乡镇、188个全域美丽村庄及31646个美丽庭院创建,高品位打造吉水县黄桥湴塘杨万里诗画小镇、醪桥固洲坝溪非遗美食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点。

聚力“品质化”提升。我市认真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问题户厕摸排整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先规划后建设、质量优先的原则,加快推动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半年,全市共整合资金15亿余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在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0个,累计建成212个。

聚力“长效化”管护。我市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整合综治、天网、第三方等平台资源,接入平台监控达22370个,实现市、县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平台数据联网运行,目前平台全市关注数已达72万余人,稳居全省第一,事件总上报数4万余件,完结率、好评率达99%以上。

致富有方向 农民有盼头

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

金秋时节,安福县平都镇浮山村果园内,处处飘着井冈蜜柚的清香,蜜柚个个饱满,正褪去外皮的青涩,慢慢变得金黄。“今年我们加强了技术管理,多次邀请专家来指导种植技术。目前来看,合作社产出预估20万斤,比去年翻了一番,价格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每名社员能有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的收益。”振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李彬梅说。

自浮山村成立振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后,带动全村300余亩井冈蜜柚种植,还为前来务工的村民增加了不少的收益。浮山村上李家村民李梅泉表示:“我们几个村民长期在果园里帮忙剪枝、施肥,一天的收入近300元,农闲时候在家附近做事有点收入,我很满意。”

产业旺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据统计,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8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0.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5165元,年均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面积为66.9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7.8平方米。

做给农民看,让农民有技可学。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进乡村振兴学院建设,纵向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网络“1+14+169+909”教学体系,横向在特色产业基地、美丽乡村精品点、革命教育基地、红色名村、景区景点等建立教学实践点和教学基地,创新“指尖课堂”“干部夜读”“田教授”等立体式教学模式,针对化、订单式培养乡村振兴各层次、各类别需求人才,累计聘请专家、讲师、乡贤等237名,举办培训班446场,培训2.8万人次。

领着农民干,让农民有迹可循。十年来,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07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0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合作社781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0家、省级示范社100家、市级示范社243家。加快发展家庭农场,培育家庭农场近9000家。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和农户“抱团”发展特色产业,组建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4家。

带着农民赚,让农民致富增收。十年来,我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因户施策发展脱贫产业,有劳动能力的鼓励自主发展或参与务工,没劳动能力的以资产收益方式入股得利,全市脱贫户产业覆盖率96.3%。大力推行吉安县“一领办三参与”、万安县“三方得利”、永新县“反向承包”等产业模式,构建脱贫户、村集体、经营主体之间的紧密利益联结和共富共享合作机制,累计培育联农带农益农经营主体6979个、村级(联村)产业基地1841个。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谓之吉;安居乐业,百姓富足,则为安。在吉安这片红土地上,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首乡村振兴新曲正在庐陵沃野上奏响、回荡。

责任编辑:王玉梅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